四、棋世风云多变幻,斗士疆场见高低
由于赵治勋的成绩出众,1984年日本围棋界经过大众投票选出的十大围棋新闻中有三条都是关于赵治勋的。
第一条报道,题目是:“赵治勋绝处逢生,完成‘名人战’五连霸的光辉业绩”
由于赵治勋依然保持着“棋圣”、“名人”等头衔,作为1983年的五冠王,1984年继续坐在围棋界的头一把交椅则是当然的。特别是在前不久结束的“名人战”挑战决赛中,赵君又演出了三连败后四连胜的大逆转,死死守住了“名人”宝座,让千辛万苦才取得了挑战权的师兄大竹英雄又一次在番棋战中无功而返,创造出“名人战”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五连霸的记录,给广大围棋迷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三连败时,赵治勋曾在对局室输棋以后当场流下了眼泪,在那种伤心和痛苦的情况之下,仍能不受情绪的干扰,连胜四局,所表现出的精神和人格力量令人震惊。近两年中,他已经历过三次三连败后四连胜的大逆转,而其强烈的感情波澜和个性为他的棋艺犹如添加了“强心剂”,唯有这样认识和理解,才能解释为何赵治勋可以多次进行连败后再连胜直至胜利的表演。
打了败仗的大竹英雄九段是这样解释自己的失败:“‘三连胜’激努了治勋君,从而使他一下子变得厉害多了,以后要接受教训不能一上来就‘三连胜’。”
第二条消息题目是:“赵治勋击败林海峰的挑战,‘棋圣战’防卫成功”
“新年伊始,棋界的两颗最光辉耀眼的新星便发生了引人注目的碰撞,拥有‘棋圣’、‘名人’头衔的赵治勋在‘棋圣’战中迎接‘本因坊’林海峰的挑战,赵棋圣以四比二击败了林海峰本因坊,防卫‘棋圣’宝座成功。
林海峰本因坊对此次挑战失败后的观感和大竹英雄九段极其相似,他说:失败的原因不是自己棋艺不行,也不是性格意志不够顽强,而是治勋君比我更强大,但是战决心也不让老这么强下去。”
第三条消息和中国的围棋界有关,题目是:“赵治勋和中国聂卫平的交锋得到实现”
“《读卖新闻》巧妙解决了棋圣赵治勋和韩国国藉问题,中韩两国由于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他们两人进行比赛的问题一度搁浅,现在障碍已被排除,以中日交流的舞台实现了赵治勋与聂卫平九段的三番棋决战,是值得为之喝采的。结果,赵棋圣振奋精神以二连胜结束了三番棋。接着又败给了加藤正夫王座的聂九段发表感想说:‘日本超一流棋手的强是有实在意义的,中国棋手要赶上他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日本各项冠军得的多了,可以省却许多比赛的初赛阶段,只须在冠军的位子上坐等挑战者前来挑战即可,赵治勋得了“五冠王”称号,以上四项比赛他都不用忙活初赛,因而空闲时间便稍稍多了起来。为了不至让他太寂莫,同时也可以安排一些棋坛新秀和一流高手交流交流,否则这些新秀们难得和像赵棋圣这样的“五冠王”交锋的,除非他们也取得了这五冠之一的挑战权。
日本《围棋俱乐部》杂志是一本销路相当不错的围棋月刊,为了吸引读者在这一时期巧立名目:邀请日本第一高手赵治勋出战由山城宏八段、小林觉七段、王立诚七段进行一场十二局的升降赛。比赛的方法是这样:只要比赛双方的其中一方连胜两局,便可以把对手从分先降至让先,让先之后再连胜二局,则从让先降至让二子,以此类推。
山城宏等三人当年虽说段位不到九段,但都是《围棋俱乐部》杂志精选出来的,他们的实际水平均已达到或超过一般九段的水平。十年之后小林觉就在“棋圣”战的决赛中挑战成功,从赵治勋手中夺走了“棋圣”桂冠。
详细经过以后再介绍。由此可见十年前也是一棵好苗子。山城宏被日本棋界称为“中部小钻石”,其棋风独特,擅长渗透。王立诚是台湾人士,在第二届“应氏杯”国际专业棋手围棋赛中有出色表现。由于日本棋院的段位赛升段特别严格,所以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能得到专业初段的棋手水平就已经不低,一般九段连两子都让不了。目前中国的专业初段也是如此。更何况山城宏等三人均已进入七、八段的高段行列,从实力上讲和赵治勋虽有差距,但也十分细微。强悍的赵治勋棋圣年龄上仅比这三人大两三岁,但是棋艺的成熟,成名的经历,丰富的经验,顽强的意志均是这三个新秀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这种特殊的比赛顿时引来众多爱好者的关心,一时成为棋迷茶余饭后谈话的中心,甚至连正规的“名人战”、“本因坊战”都不及这个比赛热门。有一部分人以吴清源在擂争十盘棋的表现为例,预测赵治勋肯定可以大获全胜,打到让新秀们二子不成问题。也有人反驳:吴清源虽将藤泽朋斋、桥本宇太郎等人打到了让先的份上,但是接下去的比赛没有搞,就是说没有真正让先和让二子下一下,所以后果不能这么样来推断,相反赵棋圣挟“五冠王”之威和没有重大头衔的年青棋手比赛心理负担更重,赢了理所当然,输了可就无颜见韩国父老,所以水平不一定发挥的出来。再说,三名新秀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本来差距也没多大,说不定运气来了把赵治勋打到让先也不是没有可能。
前四局是在分先和让先情况下,赵治勋如入无人之境,以高超棋艺将山城、小林及王立诚的联合部队攻杀得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从分先直打到让二子。尽管在让先的情况下输了棋也在这三人的思想准备之中,但是真要开始让二子下了,这三位是真难以在众目睽睽之下登场,同是专业高段棋士,赵治勋又没长着三头六臂,更难堪的是被让二子以后是否就赢回来,这三人已失去自信。为此,《围棋俱乐部》编辑部专门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请来坂田荣男九段老前辈和片岗陪天元等发表意见,为他们出谋划策鼓劲打气。终于在第五局,小林觉阻止了赵棋圣的连胜势头,总算暂时稍稍挽回了点局面,但在随后的继续比赛中让二子局还是让赵治勋有得手的时候,这个消息顿在棋坛引起震惊,能让实力上具有九段的人二子,那么他肯定远在九段之上,按段与段之间差半先来推算,此时的赵治勋的实力与被定为十三段才是恰当的。看了这种带有戏剧性的新闻棋评,赵治勋内心里肯定是相当得意了。
赵治勋所取得的辉煌胜利,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当代最强棋士”、“棋坛第一人”、“赵治勋的时代”……一时响彻日本。同时“打倒赵治勋”的呼声也甚嚣尘上,尤其是那些超一流棋士们个个磨拳擦掌,要与赵治勋决雌雄。
林海峰说:“我想大家都尽了很大的努力,只因治勋太厉害,这才败下阵来。但我们也不能让治勋老这样一个人快活下去。”
武宫正树说:“今后如再和他较量,我想准能获胜。不是自我吹嘘,只要我克服了自己的弱点就肯定能赢。”
小林光一说:“我想最主要的还是提高自身素质,一旦时机到来,我一定努力争取打败他!”
时机终于来临。
1986年1月6日晚间,赵治勋开着车从停车场出来缓缓驶上与之衔接的马路,通常这种情况下是不大容易出什么问题的,这时突然窜出了一辆摩托车,虽然摩托已紧急刹车,但还是与赵的汽车撞到了一起,赵把轿车开到马路边上停下来准备去搀扶停在道路中线附近的摩托车的一瞬间,被从远处飞驶而来的另外一辆轿车撞挂了一下,拖了将近10米车才刹住,也亏了治勋才二十多岁,年青灵活采取躲闪动作才没有被撞个正着,即使如此,仍造成了赵治勋的右膝损伤,右胫骨骨折,左膝韧带拉断。不幸中的大幸是他的头部没有受到任何大的损伤,这点和吴清源二十多年前的车祸不同。1月8日医生为他动了手术,手术时间长达2小时50分。虽然手术极为顺利,但像这种严重的伤害按医嘱是要卧床三个月后才能参加活动。1月16、17将举行的第10期棋圣战时间迫在近前,赛场还不全在东京。然而关于比赛时间和地点一但确定下来是绝不能变更的。许多人都认定赵治勋恐怕只有弃权。但视棋如命,视决赛如上战场的赵治勋说服了医生和京子夫人,执意要参加比赛。
以前的某次比赛中也是小林光一和赵治勋相遇,一方要开空调,一方说不热不让开空调,两人都誓不相让,于是决定空调开半小时再关半小时,这一次挑战者小林光一九段表示了少有的大度,同意赵治勋无论是躺着或坐在轮椅上都可以,只要能对局就行。
第一局小林光一执白二目半胜。第二局比赛地点在松江市。1月28日,赵治勋在医生、护士以及赵夫人和哥哥赵衍祥的陪同下乘救护车赶到机场,搭乘《读卖新闻》社的专机飞往松江。1月29日上午九时,赵治勋坐在轮椅上被推进了对局室。对局室正面墙上挂着一幅双虎图,那两只老虎威武雄壮地屹立在一块山岩上,显得十分勇猛。与之相反,赵治勋的腿上打着石膏扭着劲坐在轮椅上,为了不太刺激在场的有关人员,腿上盖着一块大方格的毛毯。尽管治勋的表情仍十分平和,但脸色青白,加上身子向左,头却朝右那么扭着,总给人以力不从心之感。头四局就都是这么个姿势进行的比赛。从第五局开始,由于赵治勋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恢复,对局双方才还原成日本传统的跪坐式。
3月12日上午8时53分,赵治勋仍是坐着轮椅来到对局室,赵衍祥架着他的两腋缓缓地挪动到坐势前面,然后跪坐下来。
这是第10期棋对战决战的第六局,此前下成了三比二,小林光一名人仅领先一局。他于4分钟以后也来到对局室,郑重地向治勋道过早安后也跪坐下来,小林的下巴刮得铁青,衣着整整齐齐,表情十分严肃,虽然领先,但反而稍稍露出一丝紧张和不安,因为越是陷入绝境的治勋越是难对付,这次在如此重伤的情况下治勋仍能拿下两局引起了全国的震惊,这第6局如果再赢不下来打成三比三,那么第七局对小林来说就会更加危险。
对局过程中,赵治勋要不时地用手轻轻按摩主要是承受着身体重量的左腿,由于右腿还没有完全好,重心只好完全倾向左侧,即使如此连续两天的跪坐,受伤的右腿也隐隐疼痛起来,说不清是疼痛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治勋常常要用毛巾捂住双眼,他艰难的对局姿势通过闭路电视传到研究室,引得京子夫人心疼不已,只好坐在一隅暗自垂泪。这一局执白棋的赵治勋从第114手就开始进入读秒,下到第128手他就只剩下了最后一分钟。“30秒”、“40秒”、“50秒”之后,计时员开始“一、二、三……八”赵治勋一般读到“八”才去抓子,听到“九”落子。如果听到“十”还不见落子,就要超时判负!赵治勋就这样一分钟、一分钟……一秒钟、一秒钟地坚持着、低抗着,那种场面甚至比棋局本身更令所有观看者为之感慨为之钦佩。历史留在人们心间的不仅仅是胜利者的欢欣鼓舞,同样也把失败者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和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精神也留存于人世间,人们对他们也报以深深的敬重。第六局的决赛历时两天,第二天的下午7时48分,赵治勋经过两小时零七分钟的漫长读秒,终于结束了这种巨大的精神和身体上的煎熬,使劲用拳头捶击着自己的脑袋,低下头说道:“不行了!”表示认输。就在这一不起眼的时刻,曾经屹立于围棋棋坛顶峰的赵治勋失去了“棋圣”桂冠,诞生了新的“棋圣”小林光一。
对于这场比赛的始末,韩国的新闻媒介做了详尽而连续的报道。1986年1月16日刊出了让所有韩国棋迷们大吃一惊的照片:左胳膊和腿被石膏绷带捆住的赵治勋,背靠着轮椅,手里带握着一枚黑子。
报道还说:“当恢复知觉的赵治勋刚刚睁开眼睛时,就艰难地摇摇头,坚决要求不放弃比赛,流着眼再三恳求家人和医生支持他这一唯一的愿望。”
“他说:‘我不知道什么叫弃权。宁可倒在棋盘上,我也要下棋。何况我的头和右手没受伤,能下棋这就够了。这次车祸也许是上帝的旨意,请你们不要再劲我弃权。’”
“在不断注射镇痛剂的情况下,赵治勋以顽强的毅力应战,一度还曾把比分扳成二比二平。这一难得的成绩,使一向对韩国人有成见的日本人也惊呆了。尽管他最后以四比二的比分败下阵来,使曾经把‘棋圣’看作是民族荣誉的日本人,这次却没有一个把赵治勋看作是败者。”
经过一年多的休羊,赵治勋养精蓄锐,1987年又重新披挂上马,一路暂关杀将,夺得天元战的决赛权,引起棋界瞩目。因为在此之前,赵治勋曾获得过日本七项大赛中的六项桂冠,唯独“天元”与他无缘。决赛之前,小林光一“天元”严肃地表示必胜的信心。赵治勋却幽默地说:在七大新闻战中,唯独从未获得过天元冠军,如能取胜,想化妆去参加女子本因坊战。但决赛初期却不顺利,小林光一二连胜,但赵治勋却信心十足,仍坚信胜利属于自己。他说:“前两局是在优势情况下走出失着送给对方的,只要沉住气,胜利最终是我的。”随后他以三连胜夺得头衔。成为继坂田荣男之后,全日本第二个曾获得过七项冠军的人。
1988年,赵治勋重获“十段”头衔。
1989年,赵治勋再获“本因坊”头衔。
目前日本,“棋圣”战的奖金为最高,因而决赛的双方在观众心目中肯定是最为卖力气,所以得主被认为是棋艺最高的人。“本因坊”战是日本具有二百多年传统的一项比赛,二百年前在日本的历史围棋第一名的称谓叫“棋所”,当时“本因坊”家最有力量将“棋所”牢牢控制在自己一家手里,以后才演化成第一名得主的称谓改为“本因坊”,在争夺“棋所”的过程中,日本的围棋史上曾演出过许许多多悲壮的一幕幕,最著名的有“因彻吐血局”等。由于这一比赛的历史久远,其间又产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因而这一比赛在日本国民心中有特殊的地位,许多人将其视为日本的一项珍贵历史遗产,“本因坊”得主则被视为“民族英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获得了“本因坊”以后还要将名字重新改过,起一个新名号:如坂田荣男获得“本因坊”以后新的名号为“坂田荣寿”,高川格为“高川秀格”,加藤正夫为“加藤剑正”等,失去了“本因坊”的名位后,这新的名号也自动终止。后来允许外藉人士参加“本因坊”战以后,林海峰、赵治勋也获得过,新名号一事才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小林光一自1985年获得“棋圣”以后,士气大振,连同原先已到手的“名人”在内,共获得了“十段”、“天元”、“NHK杯”共五项大赛冠军,以“五冠王”身份取代赵治勋成了全日本的第一人。但美中不足的是“本因坊”一衔他还从未获得过,从1990年开始,他力克群雄终于再次获得了盼望已久的本因坊挑战权,储心积虑地向赵治勋发起了进攻。
第45届本因坊战决赛第一局在1990年的5月11日在日本东京千代田区的赤坂王子饭店拉开了序幕。为满足广大围棋爱好者的要求,从5月12日下午3时开始,在全日本的47个主要城市挂大盘讲解。在比赛前夜的欢迎宴会上,主持人请决战双方发表战前预想。赵治勋说:“‘天元’、‘十段’称号相继被夺,‘本因坊’也危在眼前,但我还是要全力以赴,力图捍卫这项难得的桂冠。”小林棋对说:“在我所有交手过的棋手中,治勋君是最强者,这一生中要与他争斗还有多久还不清楚,不过能向他挑战我十分高兴和荣幸。”
也许小林光一确有超人的敏感,以后的比赛进程诚如他所言,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就是在第五届中也往往一波三折,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扣人心弦。
第一局于5月12日下午5时25分结束,这盘连续下了两天的棋只走了160手,治勋执白中盘胜。但是随后的三局却是小林光一春风得意的快意之作,直落三盘,以三比一领先,赵治勋再一次被逼到绝境上。在这一时期,小林光一所向披靡,在其他各项比赛中他大多以四比零或四比一的悬殊比分结束战斗。一时舆论哗然,大家期待已久的“本因坊”对“棋圣”、“名人”的“最强者对抗”就这样结束,实在出忽爱好者们的预料。决赛前赵治勋曾私下里向朋友表示:“许多人都不相信我会赢,我自己也信心不足,这一时期的小林光一调子太好了。但我要尽可能地与小林把战线拉长,如果能下到第七局的话,胜利将必然属于我。”仿佛是神助,从第五局开始,赵治勋的胜利闸门终于打开了,胜利的洪流奔腾而下,直泻千里,终于又连胜两局,将比分扳成三比三平。
引人注目的第45届本因坊战七番胜负的第七局于1990年7月25日、26日在日本下田市进行了最后的角逐。24日下午,对局双方和有关裁判等人士共同乘高速火车前往下田市。当他们一行人下了车进入站台以后,早已自发等在那里的40多名爱好者一起鼓掌向他表示敬意,足见这最后一盘棋如何牵动着爱好者们的心。
比赛前十分钟,赵治勋就座了,他端坐着,纹丝不动地闭目养神。宽大的身体被罩在肥大的银灰色西服下,像一座钢铁的塑像,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直观感觉。小林光一穿的是一身剪裁合体的藏兰色西装,使他本来就瘦削的身体则更显精干,使人见了联想起一种兰色的精灵。和往日对局一样,他摘下手表,棋盘旁摆上手帕,手上拿着拧干的湿毛巾,显得格外轻松潇洒自信,可能由于临战前夜没能睡的太好的原因,脸色有些苍白。
裁判长对双方颔首示意后说:“因为是最后一局,请再猜先。”
“是,是。”小林光一礼貌地回应后,赵治勋才渐渐睁开眼睛抓起一把棋子。
“单先!”小林边说边拿起一枚黑子,轻轻地拍在棋盘上。赵慢慢地把手中的棋子展示给大家,数的数量是13枚,单数,幸运之神又一次光顾了挑战者小林光一,这决定性的一局小林执黑先行。
这盘棋开局后不久,小林先行向白阵发起进攻,巧妙地把白大势破掉,使得白棋只保存着三小块实空,而黑的大阵势还基本完好,这第一回合的战役黑完全成功。刚走到第43手白棋就在大势上落后了,赵一面后悔地拿着硬竹作的扇子一下接一下地狠狠地敲打着自己的脑袋,就像敲在梆子上,使旁观的人都不忍心再看下去。静静的对局室发出“啪、啪……”的声音。到下午3时,也就是开赛后的5小时,赵几次把手伸向棋盒,几次又缩了回来,真是犯难了。
局后赵发表感想:所以考虑再三,感到只有忍耐、忍耐、再忍耐,从实空下手,不能任其再拉大差距,一点一点地往回扳,把进攻的刀深藏起来,看准时机再挥刀突击。
这一策略终于得手,最后赵执白三目半胜,从而保住了“本因坊”这一金灿灿的宝座。
“煮的半熟的鸭子都飞了”小林岂能善罢甘休,在随后的两届里,小林光一卧薪尝胆,把取得本因坊战的决赛权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置于一切比赛的首位,他发誓也要从赵的手中夺过“本因坊”,尽管此时的他以自己几乎不犯错误的棋艺牢牢地占住了全日本第一的称号,但没有“本因坊”头衔在手,这个“全日本第一”的舆论评价就总有不完善的感觉,总感到不那么踏实--“不是本因坊还谈什么第一呢!”小林接连获得了第46届、47届的挑战权,像怒涛拍岸一般以千钧之力向赵发起一次又一次的猛烈冲击。第46届小林光一一上来就以二比零领先。但又一次被赵治勋逆转,此后赵治勋四连胜,以四比二的成绩再次击退了小林光一的挑战。这之中的第六局棋执黑的小林光一在中盘时已取得绝对优势,是一个不太复杂的征子,连业余棋手都不难作出正确计算的地方,小林却犯了错误,从而把本有希望扳平并再度争胜的机会失掉了,又一次拱手将“本因坊”送到了赵治勋的怀抱。这盘棋他太想赢了,就在胜利天平已向他倾斜时他太过于激动,落子时手都发抖,终于走向了失败。
第47届本因坊决战以来,小林光一以三比零领先,比上一届前景更看好,赵治勋如果再想胜利,又非得下满七盘不可。和第45届的结局大体相仿,赵治勋三连败以后又三连胜,将比分扳成三比三平,在1992年7月22日迎来了第七局决战。
在这一届的第一局开赛前,小林光一气恼地说:“赵君,说实在话,你是否认为自己更强些。”赵治勋面对面并来作正面回答。但事实又摆在这里,“本因坊”已被赵获得过六届了,以前的历史上能将本因坊获得六次以上的只有高川格和坂田荣男那些先辈大国手。
就在中日的众多高手都拿小林光一没办法的时候,赵治勋好像已摸索到了战胜小林光一的绝窍,每当局势不利时,他才认真对待并把这秘不宣人的制胜法宝使出来,而头三局之所以不用是为了迷惑包括小林在内的棋坛好手。当然这仅仅是有人作如此推断,否则真不好解释赵治勋为何非要在实在无退路时才大举反击,并且连续多次反击成功。第七局又是在小林已获布局优势的情况下被赵治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赛后,赵治勋在自战解说第七局时讲了如下的话:“对于先输三盘再胜四盘这一点,我并未像人们所渲染的那样感慨万分。因为你四比零胜或四比三胜;领先之后赢还是落后再逆转胜,对于小林光一来说都是一码事。”这番话是否可当作是对前述推断的印证呢。
对于连续三年和小林光一在“本因坊”战中的大决战,赵治勋一直难以忘怀,七年以后,他达成了七连霸的伟业之后仍感慨地对记者说道:“不过这七年的日日月月,就好像昨天的事一样。我重归本因坊的那一刻直到现在都还历历在目……。不管怎么说,和小林光一恶斗的那三年,是最值得回味和记忆的三年。”(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