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我陪你!

(2012-10-25 12:40:34)
标签:

病中有感

女儿

陪伴

育儿

分类: 美丽彤心
     病愈已经一月有余了,种种痛苦都如病去抽丝般的成为好了伤疤忘了疼。但有一件事我至今难忘,那就是病中女儿的一句话:妈妈,我陪你!
     其实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病人的绝望情绪。在手术一周又出现水肿的情况下,我开始产生绝望:不能说话,一说话就是泪水;听不进家人的安慰,认为他们不理解我的痛苦;乱投医,情绪焦躁。那几天只有听女儿弹琴,心情方可稍微平静。但我努力做到不牵扯女儿的精力,不耽误她的学习和练琴,不影响她的正常休息和玩耍。很多事情,我不想一个11岁的孩子过早承担,再说女儿一直在蜜罐中长大,她又能做什么?她又会做什么呢?
     女儿不爱说话,我只是隐隐约约感到,在我痛苦得哭泣的时候,她在她爸爸的身后悄悄抹眼泪,然后端一杯水,静静坐在我的床边。一向胆小的她还多次看我的伤口,用相机拍下情况给我看。那段时间女儿变得比平日听话和自觉,以前喊几声才应的她喊一声就来了,并能主动练琴,按时睡觉,早上轻手轻脚去上学……女儿小小的变化都在我的眼中,我很难过,我不希望因为我有病孩子改变什么。
    “练完琴,就去玩会电脑吧,我自己休息就可以。”
    “不,妈妈,我陪你!”
    “妈妈不用陪,你不是喜欢玩电脑吗?还有时间,去吧,去玩会。”
    “妈妈,我只想陪你,要不你休息我看书。我给你读《意林》。”
     我没再坚持,因为不争气的眼圈又红了。女儿不露痕迹的看了我一眼,并不劝慰我,而是开始读起《意林》。女儿从小讲普通话,童声未变,读起文章声音虽小,但很有起伏。读完后,女儿看看我的表情,再故意和我一起讨论文章的精辟之处和寓意。我们也经常这样度过一段睡前时光,但都是我引导女儿,我常说,读万卷书固然好,但读一段文字就能明白一个道理更好。女儿引导我分析文章,是要分散的注意力,减轻我的病痛,她不知一句“妈妈,我陪你”早已胜过世间良药,妈妈的痛瞬间都变成了幸福。
    我喜欢女儿这样陪我——安静、温馨;我懂女儿不多言语——一是不善言辞,二是无需表白;我会记住女儿的话——我们的陪伴是相互的,是终身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