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叫我“杨文”。1964年初二年级时进跳水班。1965年被选进集训队。是在杨泓以后,但属于陈教练的早期的学生。
四十多年过去了,许多事已烟消云散,许多人也没有了印象,唯有在跳水班这段经历深深地印在了记忆里。和陈教练的师生情谊保持了过去的几十年,和跳水班的几个伙伴成了一生的朋友。
我从小非常安静,胆子也小。按现在人说,我不是干跳水这行儿的料。虽然被陈教练选进了跳水班,但我即没有小九的超胆大和出色的弹跳力,也没有孙宁的动作协调和优美。当小九回忆她毫无畏惧地从十米跳台跳下后的快乐时,我所有的是第一次上十米台站了快一个小时都不敢跳下去的不可麽灭记忆。不可思议的是我却在众多的淘汰中生存了下来。现在回想,(可能)是我当时比较刻苦,比较努力。那时的训练单调而辛苦,但是我坚持参加任何一次水上和陆上的练习,完成教练布置的所有训练作业,以勤补拙。几年下来,不仅锻练了自己的体质,而且培养了自己吃苦耐劳,做事坚持的毅力和意志。为后来的人生打下了好基础。我特别感谢陈教练,谢谢您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一生受益!
古人说,一日之师,终生为父。陈教练对我易师易友,易兄易父。从认识他起,这么多年,那种敬重,欣赏,喜欢的心情从没有改变过。我一直觉得曾经做过他的学生是自己一生的幸运。想当年,他带我们训练,管理我们的生活,我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只比我们大十几岁。我们那么依赖他,他也事无巨细地照顾我们。当文革中知道他结婚时,我们这几个当年的傻孩子们还在互相问:他什么时候搞的对象,我们怎么都不知道?哈哈!
我敬重陈教练,是因为他曾经是我的教练,老师。他对自己的事业执着追求和热爱,五十年都没有改变。从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到鬓发苍苍,须眉易色。从北京到科威特,从悉尼到伦敦。从中国干到世界。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我欣赏陈教练,是因为他有与众不同的聪明和才华。他的循循善佑,知慧执教,培养了我们对跳水从陌生,害怕到热爱。而他丰富多采的人生,更给我们这些学生展视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揩模。
我喜欢陈教练,是因为他宽厚为人,不喜张扬的个性。印象中的他永远是那么和蔼可亲。跟他不仅是学“技”也学到“德”。回头看看,只有一个正直的人,有清明的内心世界的人才会象他做事脚踏实地,做人不矫揉造作。他的好品行深深地影响和勉励了我自己的后来为人处事之道。
说起来,我们那一拨人真不能算真正的“跳水”,只是沾了一下跳水的边。但是,就是这样的启蒙,还能有那么多的事让我们终生不忘,久久怀念着那短斩的时光,可见陈教练的人格魅力。回过头品味自己的人生,如果没有那一段的经历,自己的人生绝对不会和现在一样。今天我们再相聚,我特别想说:谢谢陈教练为我们做的一切。
希望陈教练原谅我们曾经的幼稚和无知;希望陈教练还记得我们的努力和刻苦。希望陈教练知道我们这些你曾经的学生,虽然没有成就在跳水事业上,但我们从那段经力中所学到的受益终生!谢谢您,亲爱的陈教练!
陈教练和我一家的友谊也很长久。我的兄妹都曾经是跳水班的学员(杨引,杨未)。我母亲是陈教练的忠实粉丝。在这里我代表我母亲,我的兄妹和我的儿子(像片“一张珍贵的老照片”上那个小男孩儿,如今已经是快三十岁的大人了,他还记得那次五十五公里的旅行和“陈爷爷”),真诚地祝福陈教练:健康长寿!心想事成!快乐幸福!永远,永远!
我妹妹杨未因不能来,做小诗一首献给陈教练,并以此作为我的结尾:
五十一业水上功,
足迹遍布中澳英,
培育桃李成军团,
不虚执教此业中。
七十一庆人半生,
会乡团聚在北京,
全体学员同心贺,
愿您居业同兴隆。
杨文 (沈彤,
Vivian Shen)
于美国 北卡利罗那州
8月11日2011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