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天地万物都有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写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很好地总结了夏季的气候特点、饮食起居,情志调养的原则。
1、情志----“使志无怒”
夏季是一年阳气最盛的季节,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夏季要情绪平和,不要过怒也不要过喜,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2、起居----“夜卧早起”
夏季炎热,宜适当晚睡以适应夏热的气候,早起以顺应昼长的规律。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这样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所以不宜在阳台、树下或露天睡觉,也不宜风扇直吹,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否则易感风寒湿邪致病。
3、运动----适量有度
夏天属阳,阳气主泄,适当的出汗时有益于身体的健康,不能闭汗,开空调的时间不能过长。夏季运动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宜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锻炼结束后,切不可饮用大量冰镇冷饮,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等多种疾病。
4、饮食:----清淡多样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吃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索的食物,不宜肥甘厚味,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夏季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不饮烈性酒,可适量饮些啤酒,有利消暑热。
本文作者为广安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吴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