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暑之中医养生

(2015-07-07 17:40:36)
标签:

杂谈

小暑之中医养生 
小暑养生重点突出“心静”
  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这就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缘由。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其一定规律。尤其是夏季,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心烦意乱。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
  小暑时节的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不管天气如何炎热,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神受损又必涉及其他脏腑。 
  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喜”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 “心静”二字就是这个道理。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中医防病治病的宝书《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有这样精辟的论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就是说饮食过量,就要损伤肠胃。
中医学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人体后天的生长,发育,健康与否,皆受脾胃影响和支配。进入小暑后,更不应多食、过食、大食、嗜食、暴食,否则,脾胃受伤,健康受损。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更要积极预防食滞,护养脾胃。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
  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而致气血不足,引起形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 
  正如《千金要方·养性序》所说:“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澼”。人在大饥大渴时,最容易过饮过食,急食暴饮。所以在饥渴难耐之时,亦应缓缓进食,另外在没有食欲的情况下,也不能勉强进食,过分强食。梁代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 
  上述论点都说明了饮食有节,饮食清洁,饮食丰富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夏季。 
  夏季饮食不洁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元凶,如痢疾、寄生虫等疾病,若进食腐败变质的有毒食物,还可导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泻等。”因此,夏季,要注意防范肠道疾病,避免伤及肠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