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健康大课堂
2015年6月29日,健康大课堂在广安门医院行政楼八楼报告厅如期开讲,由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甄仲主讲《胰岛功能漫谈》。
至此,广安门医院2015年上半年健康大课堂顺利结课。


胰岛功能漫谈
中国糖尿病的严峻现状
我国糖尿病患者:>92,000,000,目前2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9.7%
患病率急剧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
糖尿病检出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均低,糖尿病科学防治知识尚未普及
病前期患病率达15.5%,推算处于糖尿病前期者约1.48亿人
从糖尿病诊断说起
1、糖尿病症状加任意静脉血浆葡萄糖大于等于11.1
mmol/L,或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大于等于7.0mmol/L,OGTT时,或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大于等于11.1
mmol/L。
2.如没有明显糖尿病症状,需不在同一天再次检测
1 型糖尿病
胰岛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易出现“三多一少”症状,起病急、血糖高、病情起伏波动大且不易控制,须终身用胰岛素治疗。
2 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占糖尿病患者的大多数,多发于成年人,多数起病缓慢,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由健康普查发现,此型患者初始治疗以运动和饮食控制为主或加用药物。
胰岛素抵抗
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胰岛功能的衰退是2型糖尿病发病及进展的重要原因!
什么是胰岛?
胰腺是位于腹腔内的重要的器官,具有外分泌(即分泌消化酶帮助食物中的成分消化吸收)和内分泌两重功能。胰岛是胰腺中的内分泌组织。由一些岛状的细胞团组成,因此称为胰岛。
什么是C肽?
正常基础状态下C肽水平为0.4±0.2纳摩/升。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标准馒头餐试验)的同时可抽血测定空腹血糖负荷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清C肽水平,正常人在服糖60分钟后C肽水平升高至基础水平的3倍以上。1型糖尿病C水平极低(<0.2纳摩/升),胰岛功能减退者餐后C肽升主的幅度常低于3倍。
口服葡萄糖耐量并胰岛素、C肽测试
方法:禁食8-14小时,先早晨空腹采抗凝静脉血2ml,测血糖,然后口服75克葡萄糖(溶入200-300ml水中),3-5分钟内全部服完,记录开始服糖时间,在服糖后0.5、1、2小时各采抗凝静脉血2ml,测血糖。
注意事项和影响因素:
1、如已确诊为糖尿病,为了解胰岛功能可考虑用馒头餐试验。
2、对糖耐量试验有影响的药物和疾病同样会影响胰岛素释放试验。
3、试验当天早上不能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
4、有些药盒不能区分胰岛素原和胰岛素原裂解产物,注射外源性胰岛素产生的胰岛素抗体可干扰胰岛素测定。
5、正在使用胰岛素的病人,特别是中长效胰岛素,会影响测定结果(测定值包括了内源性和外源性胰岛素),应测定C-肽水平。
6、糖尿病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受糖尿病类型、体重、病程和血糖高低等因素的影响。
正常参考值(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具有部分胰岛保护功能,但近年来对其副作用争论不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
胰腺、胰岛及胰岛细胞移植目前尚不能普遍推广。
关于糖尿病的认识误区(一)
解析:根治糖尿病是全世界医务工作者为之努力的目标,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目前所有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包括胰岛素)虽不能根治糖尿病,但能治疗糖尿病。如果谁发现了根治糖尿病的药物,那一定会获诺贝尔奖的。骗子是利用了糖尿病患者急切的心理,结果不仅浪费金钱,还耽误了正规治疗的时机。
关于糖尿病的认识误区(二)
报纸和电视上都在说“人胰岛移植有重大突破”,这可不是小报的骗人消息呀,这下我们糖尿病患者有救了,再也不用那么辛苦控制饮食了!
解析:胰岛移植治疗目前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离广泛临床应用还有很漫长的时间。更重要的一点是,胰岛移植主要适合于1型糖尿病,因为其病因是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绝对缺乏。占糖尿病患者人数90%以上的2型糖尿病,病情很复杂,仅靠胰岛移植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
关于糖尿病的认识误区(三)
我的糖尿病刚刚得,这么早就用药,将来会不好治,还是等身体感觉不舒服再治疗吧!
解析:β细胞一旦死亡就不能“复活”,糖尿病的并发症一旦形成很难逆转。所以糖尿病的早期治疗,不仅效果好而且意义大。
关于糖尿病的认识误区(四)
糖尿病药物的副作用很大,为了保护我的肝、肾,还是尽量不用药物了。
解析:正规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安全性越来越好,而且医生会严格掌握每种药物的适应症,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很低,要是因为怕用药耽误了治疗,才真正是纵容了高血糖破坏自己的身体!
关于糖尿病的认识误区(五)
糖尿病药物的副作用很大,我只要坚持少吃、多运动,一定也能控制血糖。
解析:饮食和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优点是经济、安全、有效,但缺点是随着β细胞功能的恶化,单纯生活方式治疗很难使血糖达标!治疗糖尿病,大多数时候仅靠“意志”是不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