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三伏贴”贴敷说明——儿科

(2015-06-19 23:01:09)
标签:

杂谈

2015年“三伏贴”贴敷说明——儿科   中医穴位敷药外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保健康而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独特优势疗法。通过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从而调理气血促使恢复脏腑功能。现代研究发现穴位敷药可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激发和调节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抗病能力。
适应与禁忌
  适应于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厌食、腹泻、便秘等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患儿。
儿科开展时间如下
儿科自2015年6月23日起进行预约交费
贴敷日期:
今年三伏中共贴4次,每次间隔10天。
头 伏:2015年7月13日——7月22日
二 伏:2015年7月23日——8月01日
闰二伏:2015年8月02日——8月11日
末 伏:2015年8月12日——8月21日
贴敷地点:行政楼一层大厅
友情提示:由于医保政策进行调整,本贴敷费用不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之内,属于完全自费。
注意事项
1、贴敷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物,发热时不能贴敷,待热退后再行贴敷。
2、原则上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2~3岁儿童贴敷时间最长为1个小时,3岁~6岁儿童贴敷时间最长为3个小时,6岁以上儿童最长贴敷为4~6小时,如贴敷期间儿童有皮肤不适感,可随时取下,防止皮肤过敏。
3、敷贴取下,如无明显皮肤发泡起疹子, 4小时后可以洗澡。
4、如伴有急性哮喘、剧烈咳嗽者,应当配合药物治疗,不能仅用此敷贴治疗。
5、我们本着儿童阴阳整体辩证的原则,并结合今年的运气特点,确定今年的贴敷为每次贴8贴,其中4贴咳嗽贴,4贴脾胃贴。
贴敷穴位说明
2015年“三伏贴”贴敷说明——儿科 
四个脾胃贴(红色):一个贴于脐中穴(即肚脐正中处),一个贴于中脘穴,两个贴于京门穴。
中脘穴:肚脐与胸骨最下缘(即胸骨剑突尖)连线的中点,即为中脘穴。
京门(双)穴:京门穴位于人体两侧第十二肋骨尖稍下方。取穴方法:从两侧腰部触摸到胸廓最下缘,即第十二肋骨下缘,循十二肋下缘从后向前摸,直到触摸到十二肋骨尖处,取敷贴的中心点贴于肋骨尖稍下方体表即可。
四个咳嗽贴(绿色):一个贴于天突,一个贴于大椎,两个贴于肺俞。
天突穴:两锁骨中间凹陷处。
大椎穴:低头颈椎最突起处下方。
肺俞(双)穴:10岁以下儿童可用一下简易找穴方法:先贴大椎穴位后,其白色胶布下方两个角的位置,即为肺俞穴。10岁以上儿童:按照穴位定位方法,第三胸椎下,旁开两指。
三伏贴

儿科

  我院儿科通过此八处穴位贴敷,直接作用起效快而持久,于对于小儿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保健效果,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为最佳贴药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