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学生偶像崇拜现象解析

(2020-09-10 11:07:25)
分类: 教育

本文发表在《中国德育》2020年第15期。

 

中小学生偶像崇拜现象解析

 

韩宝江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6

 

 

 

流行文化是与高雅文化相对而言的,指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在不同层次人群中广泛传播起来的文化。流行文化是被许多人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是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与情怀,主要功能是娱乐。流行文化成功地贴近了时代的社会心理,满足了人们回归本性、追求世俗快乐的欲望,但是往往缺乏一定的引导与控制机制。

 

偶像崇拜通常是指对某种偶像、图像或实物的崇拜,是对仰慕的象征物、对象的尊重与钦佩乃至极端信仰。偶像崇拜是当今青少年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内容,也有着积极向上的一面,完全可以引导他们钦佩有才能的人从而提升完善自己。

 

本文谈的中小学生偶像崇拜,主要是指对于各类社会“名人”不同程度的追随与仰慕表现。

 

一、中小学生偶像崇拜现象的演进

 

    

 

二、中小学生偶像崇拜现象的原因

 


 

三、中小学生偶像崇拜现象的特征

 

中小学生这样一个特殊却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鉴于其自身成长发展需求、紧跟社会文化潮流、思想认知水平还缺乏一定深度等因素,在偶像崇拜的过程中表现出某些具有突出共性的群体特征。

 

1.持恒与易变并存

 


 

2.追求时尚与外貌

 


 

3.理想化与完美化

 


 

4.非理性倾向

 


 

5.浅层娱乐消费

 


 

四、中小学生偶像崇拜现象的利与弊

 


 

中小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中蕴藏着教育的契机,应客观地看待和评价偶像崇拜来对于中小学生成长的引领与塑造价值,比如:

 

1.目标激励

 


 

2.心理疏导

 


 

3.个性成长

 


 

4.交际途径

 


 

中小学生们的偶像崇拜现象不可回避其潜在的负面作用,也足以引起家长和教师们的注意,早发现、早干预,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比如:

 

1.觊觎名利捷径

 


 

2.价值观跑偏

 


 

3.过度强调自我

 


 

4.影响学业进取心

 


 

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城乡差异、家庭经济水平、性别、个性差异等因素,不同个体的中小学生对于偶像崇拜的外在表现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如农村地区的青少年限于家庭收入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到大中城市参与某些“明星”现场活动、模仿明星外在着装服饰、购买某些高端用品用具等的概率会大大降低,这方面的经费支出也就减少了许多。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思想意识层面的沉陷与痴迷会因此而相应地弱化,在“三观”、品行习惯、言谈举止、人际交往、学校纪律和学业诸方面都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和端倪,这是农村地区学校、教师和家长需要关注的。

 

五、中小学生偶像崇拜现象的引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记忆,成人们都是从这个情窦初开、豆蔻年华中走过来的,也曾经有着各自心仪的各行业“英雄”“模范”“榜样”,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只是当时还没有用“偶像”一词来指代这些“名人”。偶像崇拜现象是特定年龄段群体的特定行为,据调研统计结果,大学生的偶像崇拜程度较中小学生群体已有明显的下降和淡化。进入职场的成年人心智更加成熟和趋于理性,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岗位工作中去,虽然不见得全都放弃了偶像或者兴趣爱好(如NBA、世界杯等),整体上已经与往昔校园学生时代的澎湃狂热与不羁激情无法同日而语。

 

中小学生的偶像崇拜是一种中性现象和行为,是一柄“双刃剑”,利弊同在。背后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反映时代特点的行为模式、从众心理、和自我表现的欲望。社会大环境的思潮汹涌不是学校和家庭能够左右的,因此强化家校协作,对于这个群体进行合理、得体的引导,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扬长的同时,努力把潜在的负面消极作用降到最低,才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关键和目标所在。当然,也需要国家政府层面的宏观文化建设来引领方向,激浊扬清。

 

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正视并研究流行文化现象

 


 

3.家庭校合力聚焦思想教育

 


 

 总显示有敏感词,无法上传,只好先把框架发上来,全文7000字。

 



作者信息:

 

韩宝江,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副研究员,学术研究领域涉及文学、美学、文化、艺术、教育,现任职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专职从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及相关学术研究。

 

电话:13522644858     邮箱:hbj_2000@126.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4号院北京教科院B416   邮政编码10003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