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关于铁路系统改革的各种想法设想相对很多。中国铁道部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铁路的建设管理发展并没有成为历史,相反,是一个崭新的起点。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绝对地位和中国铁路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对于铁路部的改革未来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至少也需要12-24个月的时间。人员,资金,债务,物资,管理,分配,调度,协调,归纳,小结,计划,编制,综合等等都需要时间来完成。一般性管理基本原则看,2013年应该还是一个过渡年。不过,大的方向已经确定,下面的步骤应该也是顺理成章的。下面的想法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希望各位朋友以一种相对轻松的态度来参与以下的分析和讨论。
第一,铁道部的债务问题是需要马上确定的解决的问题。各路财神各路人马都需要一个稳定的机制--关于债务。个人估计国家统一吃下来是唯一的选择。铁道部的债务有相当一部分是历史性的,当初一百万的铁道建设大军东奔西走,曾经的辉煌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估计相当一部分债务也会转移到各大铁路局的资产负债表上。不过,这并不影响铁路的本身的运行。除了基础建设之外的债务,从历史数据看,以目前运行资产看,还是在安全线之下的。
第二,十八个铁路局将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管理。未来的铁路营运性公司参与者合作者是需要拿出现金的。当然,有一些可以用债转股的形式来解决。铁路局之间的利润分配和协调将由上方的总公司来运作。这样如果考虑整体运行成本的话,应该是稳中有降的。
下文的意思也可以看出一点点的端倪
根据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原来由商业银行向铁道部发放的贷款以及铁道部发行的债券,铁道部下属企业从商业银行拿到的贷款都由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继承。
问题是,将新成立的铁路总公司拿什么来还债?铁道部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铁道部总资产4.30万亿元,总负债2.66万亿元,相当于我国全国GDP规模的约5%。在2.66万亿元的债务当中,主要为2.18万亿元的有息负债,其中约97%为长期借款;另有4838亿元的应付款。
十几年前铁道部的债务是按照“坏账”进行处理,现在四大国有银行已经转变成商业银行,用“坏账”“死账”的方式处理铁道部债务,投资者追究起来怎么办?目前A股总市值不过是11万亿元左右,2.6万亿相当于A股总市值的23.6%。
最现实的办法是,将债务转成股份,或由国家、由民间资本购买。早在2005年7月,铁道部就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提出“按照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铁路建设、运输经营及运输装备制造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并适当放宽条件”。
然而,民间资本一直难以真正进入铁路行业。此次改革应是一次契机,但前提是:铁路系统运营方式透明化,否则难以取信于社会资本;铁路需要放弃部分决策权和控制权,才能拥有多元化的决策和运营体系。更重要的是有让民间资本看到自身权利受到保障的确实机制。民间资本进入后,新的铁路总公司或许能脱胎换骨。
第三,中国铁路运行系统将向市场化进程迈出关键的一大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