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说巴菲特先生身患前列腺肿瘤,巴菲特先生已经八十多岁了,客观的说,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的规律。每一个人都会有终于离开这个世界一天。无论是谁,在最后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至少物质上什么也带不走,带走的东西也没有实际的价值。这是一个必然的归零的过程---每一个人都一样。
无常面前,人人平等。从这个角度上说,变化是这个世界唯一的永恒不变的规律。作为证券投资者来说,特别是以价值投资为标准的投资者来说,与其说是坚持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不如说是以不变的态度来面对变化。那么价值投资最终坚持的到底是什么呢?看了许多价值投资的书籍,看了许多价值投资的文字,真的用一句话来说明价值投资,还真的不容易。巴菲特先生的老师说--持有一家公司就是做公司的老板,这样的投资心态就是价值投资。巴菲特先生说,不是买股票是购买整个的公司,这样的心态就是价值投资。中国的东方思维说,物有所值,物超所值就是价值投资。到底什么是价值投资呢?这似乎是一个最简单又是最不简单的问题。个人认为--把投资的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物超所值的时候持有并坚持就是最实用的价值投资。其实骨子里面是想说--坚持并管理好物超所值的公司。但是在目前看,持有公司的股票和管理公司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也许这还真的不是一回事情。管理一家公司需要的是通才,是非常实际的能力--这一点远远比点击几个键盘买进公司的股票要艰难艰苦,也可以说是艰苦卓绝的工程--还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团队。
前几年看一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续集,据说有香港资金的投资才续集成功,其实1985年的西游记的师徒四人就是一个非常完美完整的团队,可惜了,当时的杨洁总导演已经用尽了全部的钱--根本没有考虑到市场的运作,于是结尾充满倡促的1985年版本成为遗憾的美。如果将西游记看成一个公司,那么师徒四人的配置就是绝对绝佳的配置,这样的配置造就了电视连续剧的辉煌。从客观的角度说,这样的配置是唯一的,也是不太可能重复的。价值投资者所关注的企业管理者也同样存在这样类似的问题,比如目前一些优秀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的配置也许就是最好的,也许可能出现未来是最好的配置。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的优秀配置必将造就成相对比较优秀的企业。如果需要出现伟大的企业,管理者的配置是一个方面,还需要看行业的发展和趋势。从这个角度上说,行业的是大趋势,是属于时势造英雄的态度。个人认为时势造英雄或者是英雄造势时,缺一不可。优秀的企业的变成伟大企业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作为价值投资者来说,关注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趋势是一个基础的概念,但是因为条件所限,不太可能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又是一个短处,所以也许更需要下功夫的是行业的分析和判断。巴菲特先生多次进行的投资就发展来说都带着资产重组的内在深刻含义。大部分优秀企业是一直有目共睹的,巴菲特先生的成功之处也许是坚定的持有,享受长期企业成长发展中的利润滚存。对于中国普通投资者来说,行业的分析判断是至关重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