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回乡偶书”

(2015-02-28 09:49:19)
标签:

放假

悠闲

分类: 妈妈心语
      由于亲戚家孩子211日结婚,在老家这是重要的好事,亲朋需到场祝贺,先生请好假后,我们的春节回乡就在210号的下午匆匆中拉开序幕了,连夜驱车保证了我们一早赶上了亲戚家的酒席,按辈分,结婚的新人是我们的侄儿侄媳,一对懂事、乖巧的孩子。这个侄儿我们也是看着长大的,小时候很是顽劣,记得她的奶奶如果带着他参加我们亲戚家的聚会,一般是连吃饭都没空的,因为他在不断地找茬。就是这样一个孩子,随着长大,父母的教育和自己的自省,大概到初中时就很懂事,读书、工作,父母后来都不用太操心。现在接父亲的班,打点一个家族小企业。看着这些和女儿差不多同龄地孩子长大成人、明事理,心里由衷地高兴,看着孩子们谈事业、学业,有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概。

    这次回家一个重要的事宜就是拜访家里的老人们,感谢上苍,我们的亲朋中80好几的老人有好几位,而且一个个耳聪目明。这些老人的共同特点是勤劳、开朗。如我的婆婆,性格大大咧咧,85岁的老太太依然每天在追中央8台的恋爱剧,还爱和我们讨论,只是故事情节一律按照她自己的理解,所以常常讲得我们开怀大笑。春节期间发生在她身上的趣事简直一箩筐,择一二记录,以记录我们和婆婆的愉快寒假。婆婆家的超市买一种什么核桃饮料带赠品,其中赠品是一种小圆凳,凳子倒是很精致,像个工艺品,只是太矮了,那种我坐上去可能一时都很难爬起来的矮凳子。婆婆大概想这个凳子好久了,只是不知道拿这些核桃饮料怎么办,所以我们一回家,就带着先生和我直奔这个超市,对着营业员说要买这种凳子,然后和我及先生说,这个饮料我们不要了,就要这个凳子,典型的现代版买珠还椟。待营业员找出这个赠品凳子,婆婆如获至宝,马上试坐,并满意地一跃而起,让我很是佩服老太太的身手敏捷。有一天,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突然来了兴致,去看看婆婆经营的菜园,由于过年湖北多下雨,通向菜园的路还是有些崎岖,我们跟在她后面,还有些小心翼翼。婆婆有几大爱好:看电视剧、养鸡、种菜。跟着婆婆,我们来到她的菜园,一篇绿油油,婆婆一边摘着蔬菜,一边说周围谁的地不种了,她都把它种上菜了,这菜婆婆一人是肯定吃不完的,所以婆婆家的鸡都是吃菜长大的。婆婆摘好菜后,居然带我们抄近路回家,那种类似于平衡木的乡间小路,看着婆婆在前面快步如飞,而我们在后面有些胆战惊心,一边走一边告诫婆婆以后不要走这条路了,婆婆居然不屑地说她经常走这条路的。婆婆爱养鸡,但她自己几乎不吃鸡,连鸡蛋都不怎么吃。可能是一个人在家里比较孤单,婆婆视鸡如孩子似的。早上我们还未起床就听到客厅里婆婆在热闹地说话,原来都是和鸡在说话,不外乎就是今天煮什么菜给它们吃。我们在家时,婆婆并不煮我们的饭,一般都是我们做饭,然后和婆婆一起吃,大概她是不知道我们的口味,所以也懒得地去操这个心。但在经营鸡的饮食时,简直有些精心了,青菜、南瓜、红薯、米糠,换着花样,还是煮熟了给鸡吃。婆婆家的院子很大,当时我们还有些浪漫,在院子里种了一些桂花,但婆婆要为她养的鸡盖各式房子,于是院子里大概盖了4间小鸡房,各是什么功能我不清楚,我只能心痛地看着仅存的两颗桂花树,而婆婆养的鸡们在桂花树下闲庭信步。婆婆的精心换来的是一天可能家里会增加近十个土鸡蛋,然后婆婆就攒着,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先生家在湖北的兄弟姐妹们,当然我们回广州也是大包大包的土鸡蛋带着。甚至好笑的是,如果我们不在家,来了拜年的客人,婆婆不招待客人吃饭,而是给客人带土鸡蛋让他们自己回家做饭吃。婆婆在她的种菜、养鸡、看电视剧中忙碌着,先生到广州后给婆婆打电话,刚好是婆婆的电视剧时间,婆婆心不在焉地和先生聊几句后就看自己的电视剧去了,电话这头的先生一如既往地惆怅着自己受冷落。感谢生活,让我拥有一个健康、开朗、顽童似的婆婆!与85岁的婆婆相比,我那近七十五岁的父母生活得“低调”些,我们快乐的假期在他们这里就是忙碌地厨房生活。过年大团聚,我和两个弟弟共三家人都在父母这里吃饭,尤其是厨技高超地爸爸,连弟弟们请我们吃饭时,主厨的也还是父亲,父亲把他对孩子们的爱都浓缩在他不断变换着的菜式上,由于父亲在广州也住过几年,因此他的菜谱里既有湖北的拿手好菜也有广东的各式汤类。父母是典型的琴瑟和旋地那种夫妻,一般是父亲主事,妈妈任劳任怨地配合着,连做饭也是如此。父母虽然在儿女的孝敬下可以衣食无忧,但他们依然很勤劳,如婆婆一样,种菜、养鸡,所以一大家的过年食物都由他们提供。我最享受的莫过于在厨房里和父母聊着生活中的各种琐事,看着父母满足地将一天天的日子经营得有声有色,给我们做儿女的带来安心和平静。

回老家过年,还有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是高中同学聚会。当年的青春年少的我们如今是孩子都已比我们当年大了,所以在一起的时候除了回忆我们的过去,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将来怎么样。多数同学的孩子都在上大学,有几个结婚早的小孩现在在考研究生,一时间孩子的前途去向远超过我们当年对自己前途的关心。在我们对孩子的前途分析中,有这么一种现象在我们的小城市里比较显著,就是普遍认为孩子考上大学了或是上研究生了,将来出来工作收入应该高过一些没上大学的技术工,于是就常听到一些上完大学或是研究生对目前工作待遇不满的,常听到这些孩子的父母或是长辈概叹这孩子怎么才45千一个月,也看到那些目前工资45千一个月的孩子在笑谈不知道自己的车子和房子在哪里?不知道是父母还是孩子对生活的期望值比较高,还是现在的社会让我们的孩子或是我们自己都无法淡定地看待上大学以后的工作。上大学的确是我们的孩子谋生做了一定的铺垫,但这个阶段更多地还是为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提供一个必须的训练或是素质的培养。因此,大学的教育对孩子将来的职业抑或工作未必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做父母的都应该淡定地看待孩子的大学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回老家的另外一个见闻就是家乡发展的日新月异,那些堪比大城市别墅的房子,路上飞跑的豪华小车,年轻人结婚房子和车子必备的新形势,随处可见的建筑工地和房产开发,塞车严重过大城市的小县城,快速发展中的喧闹和尘土飞扬,期望着家乡能有序地发展。

放假于我好像是一个放空的过程,与老人们聊天,与同学谈论孩子,与孩子们一起玩儿时的跳绳游戏,一个漫长、闲适的假期在我们的不经意之间度过了,时空又回到广州了,依然要踏踏实实地努力过好每一天的日子,好让自己在每一年有那么一段时间能陪陪父母聊聊天,陪陪小孩辈们童心焕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