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汤(七):麻烦的选课
(2015-01-03 23:03:42)
在正式开课之前,我就拿到了自己这个学期的课程表。打开课程表的之后,我惊呆了:这怎么会是我的课程表呢?这上面所罗列的五门课,和我选的五门课,居然一个都没有相似的!在给我的advisor发完邮件了以后,她安抚我说不要急,很快就会给所有的SFS(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我所在的学院)学生开会,解释相关的问题。
在会上,我才意识到,我们大一新生选课,是在入学之前的那个暑假;而其他在校的学生已经在暑假之前就把秋季的课给选了。虽然他们当时不算是正式的Register(注册),但是很多名额已经被占了。就算是名额没有满的课程,如果waitlist上的学生数量超过这门课的空额,那么就要按照seniority(大概就是我们中国所常用的“辈分”)来排名。作为新生的我,在竞争选课时,当然是最没有辈分的。
我在选课之前,还特意用ratemyprofessors.com来仔细研究一个个教授,生怕选的教授的评分太低,课讲的不好,或者给学生的打分偏低。结果,我选的五门课的教授,都有很高的评分,所以这些课也自然是最抢手最热门的。另外,我尽量把所有课程都集中到一三五的早上,这样星期二和星期四基本上是空的。把课程拍得这么紧,导致我一门课选不上之后,要换另外一门课程,其他时间相近的课程也不能上了。这样“牵一发动全身”,弄得我最后一门课都没有选上。
我急急忙忙地在会后和我的advisor安排的会面,十分焦虑地去和她见面。结果她倒是十分镇定。虽说很少人向我这样,一门课都没选上,但是新生选不到自己心仪的课程,在大学里是很正常的时期。她给我的建议是,那些必修课,不管是哪个时段、哪个教授的,都先保留着,不要换;选修课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时间表的要求进行调整。
我们总共就谈了五分钟,我本以为这个advisor能够帮我解决选课的问题,结果回过头来还是要靠自己。当时心里落差十分大。要知道,在Hotchkiss,这种事情是从来不会发生的。每个学期末,我们都会在两个advisor(一个普通的advisor和一个申学顾问)的共同帮助下,制定好下个学期的课程。每个课程的内容和时间都是经过讨论和精心挑选的;如果时间表除了问题,advisor会第一个跳出来帮忙,我自己一般就是坐着等课程表出来就行。上了大学,这些“保姆”式的帮助都通通不见了身影,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还真是有点不习惯。
当天晚上,我就和我在Hotchkiss的advisor抱怨,说上个大学,花这么多学费,结果这个也要自己做,那个也要自己做,实在划不来。我本以为他会像平常一样安慰我,结果他来了一句“Haha,
deal with it”(哈哈,你自己看着办吧)。
看来我真的不再是能够所有事情都让别人包办的高中生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把四门必修课给定了下来,分别是:Problem of
God(神的问题,必修的宗教课),Global Pathways(SFS的新生seminar),International
Finance(国际金融),French Advanced
I(高级法语一)。这些课程的时间和教授都不很理想,但是我也无能为力。剩下一门选修课,我选了Introduction to
Ethics(道德伦理简介),因为想着在高中选过医药伦理学,应该还是有点基础的,这种Intro大课,作业量也应该不会太多。
课程表总算是确定下来了,可我心情还是很郁闷。
要上的课,都不是自己的第一选择。我在Georgetown的第一学期,真的要以这么糟糕的姿势开始吗?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