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学生的困惑

(2014-10-18 16:49:20)
标签:

大学生活

     最近和学生交流比较多,在和他们的交流相处中一些困惑,促使我思考如何去帮助学生克服。
     今天开组会,例行中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其中W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听着他思路不清的汇报,以及不断为自己实验方案欠缺而茫然的表情,我的急性子一下子爆发了,于是就这件事当众教育了W,言语中对这个孩子应该利用课题组的条件去自我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恨铁不成钢。W这个孩子是我目前带教的研究生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出身农村,大学本科虽不是985和211,但在医科大学里还是比较有影响力。孩子的优点是很努力,懂得知识改变命运,追求上进,交代好的任务不折不扣的完成;缺点是思路不开阔、不知道如何去尝试解决自己的疑惑,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研究结果,不和老师及周围的同学沟通,喜欢自己埋头去冥思苦想。应该说现在国内信息、科研条件和资源已经好得足以让这些孩子去培养自己广阔的思路,去大胆尝试,然后进而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看来在这些方面还是要给这类孩子成长的时间或是尝试着带着他们去学会思考、分析然后解决。
    前两天请了北京一个部队机构的在我们这个领域做得相对不错的J先生来作报告,报告很精彩,同时J结合自身研究生毕业后是如何一步步在科研的道路上探索,然后做到今天有一定的建树和自己的心得体会。会后同样是和研究生交流,研究生就他的研究领域里提问,然后大家一起去探讨,这样才达到请人做报告有些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而我们的研究生里提出的几个问题,让我颇无语。一个问题是如果申请J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出国的机会怎么样?二是如果申请他的博士研究生,参军的可能性有多大?非常现实但不能激起任何学术交流欲望的话题。真要申请博士,一定是对科研有一定的热爱,或是对某些研究领域有想深入下去探索的热情。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如此急切地寄希望于念个博士就能鲤鱼跳龙门,而不是去享受和体会科研的乐趣?况且现在国内博士产量非常大,如果寄希望于用它来完成自己的身份蜕变,那还不如用这三年甚至四年去工作。
   同样还是今天的组会,一部分是研究进展,一部分是文献阅读然后汇报。一般每次是三个研究生,今天的三个研究生都是研一的,都是出身于我们这个领域国内还比较算数的学校。在他们的讲演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孩子读英文文献几无障碍,也能够很熟练地提取出这些文献中的精华部分,但是在和大家的分享过程中,讲演或是表达能力有非常多的口语化语言如“一个。。。;然后。。。;所以。。。。”文献的内容很好,但通过讲演者和大家分享时没有用他们的演讲技巧带着大家去共同体会这些文献的精彩,由于欠缺演讲技巧,听众要耐住性子仔细听,然后才能够理解这些文献的精髓。不知是为什么,本来现在的研究生已经是我们比较重视素质教育的阶段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不是在我们的教育中的确应该要补充一些沟通交流课程的学习。
   回家和先生交流我的困惑,先生说时代不同,孩子做事的方式方法不同,时代对现在的孩子要求也不一样,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去顺应时代的要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