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抄
(2014-09-14 22:34:37)
适逢开学,从《第三只眼看教育》一路读到南桥先生的几本书及他的博客,其中博客里一篇文章《大学学什么》读后颇有感触,只是南桥先生的博客不允许无偿转载,所以摘录一些文中段落,启示自己这个教书的以及读书的女儿。
“大学最主要的是要教人思考。学校教育最大的挑战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几乎每天都听到人说怎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应对一个多变的,信息流通便捷的社会。其实这个critical
thinking
能力,翻译为独立思考能力更合适一些。因为你老说批判性思考,人家可能就理解为“批判”,而非“思考”,结果批判的人多了,思考的人反倒少了。独立思考的人,会去省察一个说法的逻辑推理,它背后的假设,它所存在的背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不会非A即B,而是知道极端之间的过渡,黑白之间的灰暗。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在作出选择的时候,他会本能地辨微知著,权衡利弊,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进行论断。然而成功的教育还必须培养出色的沟通能力,尤其是在让人思维复杂的同时,能够清晰、简单地表达。 ”
“让人死记硬背背了一些知识好办,老师咀嚼讲解一遍又一遍让人理解也好办。到了应用就有些棘手了。再到融会贯通地应用,能让学生对一个学说、说法、理论进行评估,那才是教育要去追求的东西。教育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教会人怎么思考,更不要说独立思考;没有教会人如何学习,更不要说终身学习;没有教会人做人,更不要说做杰出的人。教育给了很多条鱼,这些鱼有的不能吃,有的发臭了,被我们扔掉了,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捕鱼的知识,再不济是一张渔网。可是学生的宝贵时间,停留在了知识、理解这认知的底楼,甚至地下室里,我们把二楼以上的空间腾出来给被人了,让别人去应用、分析、评估留出来给别人了。别人设计,我们生产。别人卖创意,我们卖苦力。别人产生诺贝尔奖,我们产生叹息诺贝尔奖的专栏写手。”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