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闲来看到中央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看得有些惊心动魄,看来策划这个节目的真是中国式出题高手,原本这个节目的本意是让初、高中生加深对中国汉字的掌握,在这如今英语学习渗透到每个角落的中学生学习的现状,节目的初衷应该是好的,起码能让人不忘记汉字。可是看着这个节目怎么觉得背离了它的初衷,当一个个专有的古代人名、地名甚至是化学反应的专有名词成为听写的对象,看来这个出题人的本意还真是如何通过难住选手,然后分出高低的。这个节目居然还是在周末的黄金时间播出,成了有一个具有特色却看不出有什么意义的竞赛了。每每听到考官得意地报出听写的词汇,还有个别解说某某词有些简单了,可能难不倒某同学等,心里觉得自己很“愤中”了,同情那些不苟言笑的少男少女选手们,几乎见到每一个因为不能完整写出听写的词汇的选手走下去的悲伤。其实,这种竞赛如果赢了又有何快乐可言。不过,以上只是一己之见。
有段日子没写了,用博友的话说博客快要长草了。总感觉这日子过得匆匆忙忙的,每天发生的事有些纷繁复杂的,这段时间于我有意义的事有:
一是9月中到南京出差,参加了一个与我研究方向相近的会议,见到了很多后起的新秀,看来这个领域还是有很多人在辛苦经营的。在南京见到了好友W,她女儿在美国一文理学院读大三,当小女孩80几岁的外婆对小女孩当年申请大学的情况娓娓道来的时候,我真要吃惊这出国留学原来已这般普及了。好友女儿年少,一时还没选定专业,用好友的话说想选择的专业只怕是将来自己不知怎么养活自己的方向,不过好友表示只要孩子喜欢,她仍然是支持,替朋友女儿有这么明智的妈妈感到开心。
二是和女儿每个礼拜一次的skype,谈女儿在外忙碌的学习,还有她的申学,当然都是在女儿能自愿告诉我的气氛中进行的。每每我们谈得很开心,结束后才忘了要唠叨几句我自己认为重要的没提醒她,每次和女儿交流之前,先生都劝我不要先提及申学的事,女儿愿意和我们讲,我们就听;女儿不愿意和我们讲,我们就不提。我心里真不以为然,怎么在女儿这么关键的时刻我不参与呢?可是我们的谈话还是得在女儿心情愉悦下进行,我只好把自己这颗拳拳之心暂时按捺住。好在女儿履行她自己的诺言,基本上一周有一封邮件知会我她的申学和学习、生活的进展情况,看来女儿是快乐地忙碌着。9月女儿的生日,先生虽然不过问孩子的申学情况,可居然自己制作了一份孩子的成长画册给孩子,很慎重地自己发给女儿,连我转发都不让,还真看不出这个看似什么都不管的父亲居然是如此关心孩子、想给孩子紧张的生活一些惊喜的的。我给女儿写了一封信,写到后来,发现孩子的成长过程给我们父母带来的是快乐和感动。女儿学校的college
advisor来信似乎比孩子自己还要频繁,汇报孩子的申学进展、学校的安排,以及我们父母需要提醒孩子的一些重要的日期,的确是细致入微的。
三是和先生去爬了一趟罗浮山,居然累得发晕,看来这已经被搁置了一年多的爱好因久不坚持,慢慢都要荒废了,就像这好久没写的博客,提笔起来这文字都生疏了。坚持,无论是运动还是这忙里偷闲的自娱自乐的写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