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在网上闲逛,忽然发现两本母亲写的书——池莉的《立》和严昌涛的《我的女儿在美国》,我是她们的忠实粉丝,只因我同为女儿的母亲;把这些书称之为母女书,是因为这些书都是妈妈写女儿的成长、沟通,对我我这个在教育女儿以及和女儿共同成长过程中有诸多困惑的妈妈很有启迪。
在2008年的时候看过池莉写的一本《来吧孩子》,她心底里对女儿那种细腻的母爱通过她的笔描绘出来,让人感慨有这样的妈妈,亦池(池莉的女儿)的成长多快乐。很为她不为当时的教育体制所动,坚持为孩子提供快乐成长的环境和心境而感动。记得当时挣扎在体制内的女儿读过后,也高度评价了这个妈妈,还推荐我好好读读。《立》是池莉2013年的新书,在网上浏览看到的时候,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来吧孩子》中的那个在武汉那种严苛的教育体制中尚能坚持自己的亦池如今已长大成人,经历了英国高中、大学和研究生院,已是英伦教育中培养出来的优雅、知性、学业有成的美丽女孩了。如池莉所言,“我希望女儿明白,这就是我深深感谢她给了我另一种生活,我对她没有任何要求。如果她的盛开需要肥沃的土壤,那么我情愿腐朽在她的根下”,这就是我读这两本书的心情。池莉的母女书让我慢慢学习如何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从容的环境和心境。
在网上看到《我的女儿在美国》严昌涛著时,马上对严女士的名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看完本书的简介后,记得自己曾经读过她的另一本书,那就是严昌涛女士2005年出版的《母女对话录》。当时读这本书时女儿刚上小学四年级,那时我好像对一切母女沟通的书都感兴趣,那时女儿的确是乖乖女,爸爸妈妈的忠言照单全收,一个在学业和性格上都似乎是同学的榜样。《母女对话录》是严妈妈和自己在美国上高中的女儿穿越太平洋的几年下来的用文字进行的促膝长谈,当时我的印象是这个妈妈好用心,这个女儿很呼应,是我们以后和孩子沟通学习的榜样,但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也会在高中阶段远赴美国的。《我的女儿在美国》描写的是严女士的女儿谭述上大学、就业、成家及创业的过程,让我这个家有高中生的妈妈对女儿的将来也充满了憧憬。随着这本书,我又将《母女对话录》重新读了一遍,此时读它,发现对我这个困惑的妈妈比2005年更有指导意义,同是它也适合放飞的孩子来欣赏,这本2005年的好书居然象谭述现在还在美国高中、妈妈在国内,母女深情缓缓流露在她们的笔端。书中母女就适应社会、为人处世;学习、读书、知识;性格、德行和做人;亲情、友情、恋情和爱心;自信和自立;爱好、兴趣和职业选择等进行了心灵零距离的对话,是这些润物细无声的书信促进了孩子心智的良性发展,培养了孩子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能力的进步以及人格的健全和完善等。谭妈妈的“父母与儿女之间最美好的关系是成为互相帮助的朋友,那是一种不仅仅靠血缘关系来维系,而是还要靠共同的理想(价值观念)、牢固的友谊来支撑的朋友关系。父母和儿女都能够从对方得到心灵的启迪和慰藉”对我们这些做父母是多好的启示!
等女儿旅游回来,推荐她共读这些好书,但愿我们母女有共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