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开会的第二天中午,大学室友林从台湾飞回,阔别20年,再见时我们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虽然我们青春不再,虽然有二十年的相隔,一见面的那种亲切,仿佛我们还是当年那个结伴上图书馆的室友,依稀回到我们的大学时光,那个懵懂但友情真挚的岁月。
好友林是我们宿舍的美女,年龄是我们中最小的,同时又是最聪明的,印象中一开始她的成绩并不是很好,特别是英语,但到了大三、大四时突然出奇地用功,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当时好像因为她的努力的影响,在我们宿舍几乎形成了学习上的你追我赶了,在大三、大四好像我们宿舍猛然成为我们班上最为刻苦的宿舍了,成绩自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了,到现在我们宿舍成了班上读书最多的一个小集体。林一开始大学毕业就在辉瑞药厂,从质量分析到质量管理,然后在四十岁的时候华丽转身,开始做公司内部的营运管理,类似于项目咨询(?),我们聊了好久,我还是没明白她到底是做什么的,大概这外企和国内公司在职能配置上有很大的不同。我的最大感悟是当时那个苦苦纠结于英语成绩上不来的林美女,如今却满亚太飞,然后用英语到处讲她的公司营运管理。我问她是如何做到的,她很形象的回答我其实第一次用英语准备自己要讲的内容时,发现想讲的内容全部在嗓子眼处,面对观众,只管开口讲,反正你准备的内容别人一开始是听不懂的,等别人理解了你的内容时,你的语言自然别人就能听懂了,自己讲顺口了,英语就脱口而出了。我还没有经历过这个环节,不知她的理解是否果真如此?不过,林美女的这个转身真是让人有种nothing
is impossible的感觉。
好友林带着我来到大连海滨休闲旅游区付家庄的一个名叫“丽江庭院”的大连主题文化餐厅,我没有体会到什么大连主题,只是这个凭海的阁楼式的餐厅,的确适合朋友一起追忆往事的小聚。木质楼梯拾级而上,迎面的就是一个写着慢些再慢些享受时光的迎客匾。等我们推开那个风铃滴答响的门进到我们预定的名为“柔软时光”的房间时,才发现偌大的房间里,只有稀疏的几张桌子和慵懒的沙发,很是安静,桌子间间隔着书架(博古架),摆放着许多旧杂志,我们居然看到一本1992合订本的《大众电影》,那可真是我们的大学时代。房间的墙上装饰着海蓝色的各式形状的钟表,但都是停驻的,墙上的一句话“丽江最没有的东西恐怕是时钟,时光已驶到了他的目的地,静静地停在那儿休息”。我和林在这里聊着我们的过去、现在,感激着生活让我们在不经意间重逢,并借着方便的通信方式,我们一个个地联系着我们的室友,居然都联系上了,只是我们六个当年的青春女孩现在都是teenager的妈妈了,我们的孩子里一个高三女孩,两个高二女孩、两个高二男孩,一个高一男孩,我们相约着等这些孩子们步入大学,我们就有空再相聚了。
此次大连,风景我已不再熟悉,人却依然亲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