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上午和女儿视频,海阔天空地聊天,女儿提到她国内母校里一位女孩获得yale的录取,我们在为这个孩子高兴之余努力地在想这个孩子到底是谁,女儿当时在国内时,我们对她的同学了解不多,而女儿的母校比较偏向报道国内的奥赛奖项,对申国外大学的基本不予报道,因此我们也无从知道这孩子的具体情况。
周日下午到某留学机构去听讲座,讲座的名称是某藤校面试官和新申请学生分享面试和申请事宜,于是我们报着多了解一些的心态去参加。面试官的分享主要是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子鼓励大家敢于申请,就申请的五个方面如果有一个方面不足的时候如何去通过其他的方面来扬长避短。后面申请的学生分享分升本和申研,研究生申请现在也通过中介这一点还真让我吃惊,而且在座的有很多是家有大学的孩子家长来听课,看来留学现在对一个家庭来说真是巨大的工程。本申的第一个居然是我们上午还在猜测的女孩,一个落落大方的小姑娘W,她的客观条件已在上篇转载中有说明,我们听完她的经验分享主要的感触有:一、W的目标明确。W结合自己在yale上summer
school的感受、对yale期望招生的对象要求的分析以及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结合,觉得她自己是与这个学校很match的。这点对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儿来说也实属不易,能够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学校的需求,尽管她表明她并不确定自己将来具体学什么,但她知道自己是一个在非常强调数理化的高中里文科比较有优势的女孩,她的文科优势表现在她的语言课程学习上,选修德语,拿到奖学金去德国交流过,还有勇于在SAT科目中选考文学和历史。二、W的耐心。虽然获得藤校的录取,但对在场的父母无论什么样的问题都是笑眯眯耐心而仔细的回答,结合她在yale面试时和面试官开展的4个多小时的面试,虽然她说在面试时主要是面试官在讲她在听,但一个能和人交流4个多小时的青春女孩得有多大的耐心。三、W的坚持。W在yale的EA中是defered。但在后续的过程中,W继续保持自己的学业优秀,同时参加了一个创新比赛和一个在新加坡的交流,也许这种不放弃的精神让学校看到了孩子的与众不同。
会后我们还和这个孩子交流了一个多小时,主要是象叙旧一样的了解她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在前期申请过程中的经历,总体感觉这孩子阳光、坚持而又细致,一个朴实而又散发着自己独特光彩的邻家女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