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女儿一起逛Outlet

(2012-12-30 01:14:27)
分类: 一起走过
   女儿在家热乎着摸索各种美食的做法,这样很容易导致我们俩都会横向生长,她每天还坚持跑步,我就真是休假,几乎都是坐着看书或是用电脑,因此,趁着阳光明媚(实际上austin冬季几乎都是阳光明媚的),我建议女儿去我们附近一个比较大一些的outlet去逛逛,活动活动。圣诞节后,outlet的车流如织,美国的经济是不是复苏了,还是传说中美国人到每年底或年初有退税,有一个购物小高潮,我们在大包小裹的人群中穿插着,简直回到了过去在国内逛批发市场的感觉,找停车位差不多花了半小时,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逛街兴致,既然是逛街,这人多也是一种景色了。
   我们由于没有一定要买到什么的目标,于是就挑一些熟悉的品牌店进去看看。先到的是Ralph lauren店,这个品牌的衣服好像在国内也算是名牌。我们在这里主要是看毛衣,好像是中学生比较认可的一个品牌,女儿曾经买过两件,看到有很多男孩子穿它的T恤,在美国可能也很认可,居然收银台前面还排长队,现在的节后价好像是30~40刀能买一件衣服,价格比较劳动人民的,我们没有什么急需的,一看这长长的排队,就匆忙走出来了。第二个是brook brother店,女儿说这家的衬衣不错,是个大牌子,现在的折后价格也是30~40刀,我们以前也买过,由于节后生意好,店里能够选择的衣服都不多了,看着这个made in China的大品牌,看来我们中国人还真是能干,没有我们做不出的商品,只是不清楚这些商品运到美国了,价格就比我们国内便宜很多,我们都概叹这美国人挣美元花美元,在这些方面幸福指数太高了,难怪美国人买衣服象我们国内超市购物一样,手上都是一大抱衣物。后面陆续经过几个品牌包店,Gucci,一个在美国也有点高高在上的品牌,好像整个outlet只有这家店宣布不退不换,我一是难以欣赏这品牌的独特,第二是对这种非美国销售方式(不退不换)感到好笑,逛逛就匆忙出来了,女儿还建议我买一个,女儿的理论是衣服可以不是名牌,包要名牌,我却认为这人真要是用名牌,这总得搭配,不能仅仅包是名牌。路过圆圈里两个对头T标志的Tory Burch店,居然出现了我们国内奢侈品店的有趣现象,限制进入店里的人数,大家都排队,等着出来几个再进去几个,我本来连这个牌子都不认识,女儿向我介绍的,我不想排队,女儿说来了就进去看看,于是就在美国体会一次排队进店观光,好像大家都在挑选一种平底鞋,大概100刀左右,购物300刀以上七五折,这种价格放在国内买鞋也是一般商场的普通品牌,这美国人也太不拿品牌当回事了,满地的鞋子,大家随便试,同样也难得有服务员,就这样还限制人进入,同样也是一种超市的感觉,广州天河太古汇的LV店限制顾客进入,顾客进去好歹还有一种“哦,进奢侈品店了”,店铺奢华得让进去的人有一种这种商品的高高在上的感觉。女儿对我的这种看法觉得啼笑皆非,我还纳闷女儿的这些品牌都是在那里了解的,女儿说就是平时等飞机等等看一些时尚杂志看的。我是很舍不得花钱买这些时尚杂志看的,差不多是一顿快餐钱呢,女儿却对这些时尚杂志情有独钟,记得我们曾经有一次等飞机时,女儿还想买一本,被我毫不犹豫否定了。但女儿自己行动时,我就鞭长莫及了。我们一路逛下来,女儿慢慢对我渗透这些品牌,好笑的是我依然记不住品牌,一开口还是会将bubbery发成blueberry,女儿笑曰愚母不可教,我却庆幸女儿对名牌只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真正购物时还是很理性。我们在购买Sperry时,一种休闲鞋,折后大概20美元不到一双,我叫女儿多买一双,女儿居然考虑了很久,然后说不是很急需,只挑着自己需要的买了。我们俩思想能够对接的是在逛厨具店,这美国人虽然不怎么会烹调,但他们的厨房用品非常丰富,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几乎都可以借助工具来完成,而且还很注重美感,各种模具、瓷器及用品,让人一看就有一种想下厨房和烹调以及美食的感觉,女儿说要是她自己有房子了,厨房的用品一定要买多多的,并很认真地和我说她买房了,妈妈你送礼就送一套厨房用品,外加一张gift card寄过来就是,我笑答:这个我这个当妈妈的做得到。
    我们一路逛着,看着手里大包小裹的拎着各种名牌的人,领略着生活中的小惬意,珍惜这难得的母女逛街时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