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考完期末考

(2012-07-09 06:01:50)
标签:

妈妈看

女儿的成长

分类: 一起走过
   女儿带着感冒考完了高二的期末考,很是开心,于是我们就在视频里聊个尽兴。话说到最近一些好朋友的孩子纷纷高考填志愿,由于这些朋友的孩子也是女儿的好朋友,我这个做妈妈的简直有些羡慕朋友的孩子到高考填志愿阶段了,反思一下自己还是有些急功近利,和女儿开玩笑说,以她的学习成绩,明年此时我们也是等好消息的时候。女儿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追求并享受自己受教育的不同机会。
    由于期末考心态比较平和,发挥也不错,女儿一高兴就在自己的微博上表达了喜悦的心情,结果让自小也是好朋友、也是竞争对手的同学T转发并加以评论,大意是女儿“太窜”(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字),并且由于网络的力量,引起了“围攻”,女儿有些生同学T的气,同学T进行了一番解释。从这个小现象,的确也让我们反思。女儿的确是直率而又张扬的,她的心情和想法基本上都通过她的文字、语言或形态表达出来,对女儿的这一点,我有些忐忑。过去曾希望女儿能够优秀而又内敛,这样孩子一般在成长的道路上会少一些曲折,但又主张能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我们的教育也是矛盾着前行,孩子也在我们的放任中长大了。内敛、张扬孰优孰劣,我们做父母的自己也难有清晰的判断,只愿女儿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慢慢体会,自我培养适合自己同时又能有利于成长的个性,同时也要学会在公共媒体上把握表达心情的度。
    和女儿聊来美国上学的心情准备和物质准备。孩子很自信能适应美国的高中学习和生活,我倒是有些紧张,学业上我想这些能获得美国高中录取的中国孩子只要坚持努力,在美国高中这个群体里依然能保持优秀,我记得看过陈晓民博士的一本书,论述了我们中国人的基因优秀于美国人,我不知道这个有没有科学依据或偏见,于我的较小范围的感受中,真的有这种感觉。我紧张的是孩子在这个美国人、ABC、其他外国人以及我们中国少数同胞的氛围里,如何能保持我们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汲取美国文化的精华,同时又不受美国文化中一些主流但并不一定是好的方面的影响。和博友Jenny交流,由于她的优秀儿子正在美国上高中。她的开导让我有些释怀,她的观点是孩子如果是目标明确,有自己的积极追求的,一般就不太会受这些影响的,能够走出去求学的孩子一般是目标明确、积极向上的。和Jenny的交流,犹如打开了一扇窗,能让我了解更多,同时学会做“留守”而又能跟得上孩子成长的妈妈,在此谢谢Jenny。同时将这种担心化为祝福,祝女儿能自己能应对这些文化冲击并扬长避短。物质准备上,由于学校的list十分清晰,我只帮女儿准备一些宿舍用品,女儿自己在国内或是来美国再购买一些其他必须品和衣物。谈到衣服选购,女儿有自己的眼光,我跟着她学习一些fashion,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打开钱包,这点还真要谢谢先生,这个过去对女儿的穿着坚持保守的大男人现在也任由女儿自己选择,就是提建议都是比较婉转。
    谢谢女儿和我聊天带给我的喜悦和思考,期待着和女儿、先生一起逛街,谈天说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感情这件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