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年月(一)

(2012-04-07 10:50:47)
标签:

杂谈

分类: 妈妈心语
   最近高中同学突然建起Q群,先是年级的,然后是班级的,大家都在检视25年前的记忆,最骇然的是某个同学贴出当年你的一张照片,你自己似曾相识,看着那时的清纯和生涩,才知道岁月在自己身上的烙印,以及青春不再的概叹。
   当年的我们,典型的三点一线生活,课室是我们挥洒青春最多的地方,小县城的镇高中,学风很淳朴,大概那时国家普及用电刚到我们那里,我们除了晚上上自习和回宿舍睡觉之前通电,其他时间都没有通电的,总记得用功的同学在晚自习后那随风晃动的烛光中挑灯夜战的身影,兢兢业业的老师无私地在晚自习上给我们讲课,那种只有从课本和老师处接收知识的单纯快乐也是现在信息发达社会中的一种奢侈了,感谢那时的老师,在那方寸讲台上激励我们这些真正无知的少年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知识充满渴求。
   记忆中的食堂窗口是面向户外的,没有现在食堂的餐厅和桌椅,大家凭票打完饭后只能边走边吃,或是三五成群站在某处,边吃边聊上几分钟,几分钟就把吃这个大问题解决了,因为那时的饭菜是永远不够吃的,饭票是父母从家里送米到学校再加上一定的柴火钱换来的,菜票是花钱买的,记忆中父母送米到学校也是我们深深感恩的一种美丽场景——父母一般是换完这些饭菜票后并带一些自家做的菜就直接到我们的课室通过窗户喊我们的小名找我们,老师也习惯了这种方式,许多同学的小名就是这样被同学们知道的。那时的饥饿也是我们追求进步的一种动力,期望能有一天能吃饱饭,那时似乎考上大学这些问题能迎刃而解了。有一个特别用功的他班女同学,我不记得姓名了,总是打完饭后低头匆匆走过大家的面前,走到宿舍,饭也吃完了,洗好饭盘,又匆匆地到课室学习去了,她的匆匆几乎成了我们那时的一道风景线,也是我们和时间赛跑学习的榜样。
    由于高中是在一个比较有名的庙宇基础上改建的,高中的宿舍就被称之为南北斋,女生大概是在北斋,围着天井的,一个公共厕所偏安一角,整个女生宿舍向外只有一个上锁的木头门,倒真是封闭式管理。床铺是高低床的通铺,既有上下铺的姐妹,也有同床共枕的,还有晚上上铺起床上厕所的女生扑通掉下来的,因为有手电筒的也是一些家境比较好的同学。最为有趣的是女生宿舍间的墙是半截的,经常会产生隔壁两宿舍集体打嘴仗的,记忆中比较深的是我们高二时,隔壁高三,我们不知为什么兴奋了,叽叽喳喳聊个没完,隔壁高三一位女同学就说起我们,不知怎么的高二有同学说:“看你今年考不考得上大学?”,这个大概是我们那个年代骂人最厉害的一句话了,隔壁高三的那个女同学一下被激怒了,她说:“我一定要考上大学给你们看看”。事后才知道那个女同学是当时高三文科成绩最好的一个女生,后来当年考到武汉大学去了,这在我们那个年代的确是考得很好的大学了,印象中考上大学后老师还请她给我们传授经验,不知这位学姐的高考成绩有没有那次嘴仗的功劳。
    那些年月,让我心存感激,感激那经历,感激陪我们奋战的老师和一起走过的同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