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很健康,所以有些不经意,在家里和在单位,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在电脑前每天工作差不多十小时以上,但是身体好像敲响了警钟,先是腰肌劳损,任何一个不当的动作,都有可能闪腰,然后是步行起身都困难,真没想到强大的自己居然因为腰痛而屈服。最近两天又不小心感冒,咳嗽,难道真是人到中年,身体在走下坡路,同时给自身的一个警告,要注意合理锻炼和调节。
看着想想在Harvard那种沉醉于获得知识的享受,也提醒小姑娘要注意合理的锻炼并保护眼睛,健康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根本。
昨天和朋友周一起吃饭,因她女儿初中毕业,考虑规划高中和将来的大学,还是很感慨,现在小孩不仅仅是高考一考定终身,似乎已经提前到中考了。这几天中考放榜,想想发小浩林超水平发挥,一举进了执信,他外公外婆很是高兴,将好消息告诉我们与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喜悦。朋友周的女儿中考发挥不佳与第一志愿的高中擦肩而过,小姑娘很伤心,于是我们就一起看看能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刚好另外有一个朋友的女儿一年前进了美国女校Wellesley
College,于是大家自然把焦点集中在在中国上高中,然后到美国受本科教育。那个朋友介绍说如果想规划孩子去美国读本科,这首先一定得是孩子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父母的安排,只有这样孩子到国外,才会主动学习自己想学的内容,才能利用好美国高等教育提供的优越条件。对此,我们也深有同感,孩子一定是主动去寻找好机会,利用好机会,父母创造提供的条件才能真正对小孩的成长助力,如果只是父母的安排,孩子坦然接受,可能就很难珍惜这个条件和机会,再加上美国的确比国内更自由,那孩子这样出去可能对她的人生倒不见得是有益的。周的丈夫10年前留学德国,在当时遇到很多少小离家在德国求学的小孩,当时的小孩留学一般是家境优越,且小孩对自己的约束力不够,所以甚少成才,于是周的丈夫对出国读本科持否定和怀疑的态度。出国读本科,的确只能因人而异,个人认为它只适合对自己的人生有较高的期望,思想相对成熟,比较自制,同时又不惧挑战的小孩,不知我这60后的想法能否得到90后的认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