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斯图stuart
斯图stuart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66
  • 关注人气: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避暑山庄山区遗址调查(四)

(2015-03-14 09:38:56)
标签:

避暑山庄

古建筑

遗址

山近轩

广元宫

分类: 风景

时间:2014年6月15日下午。

天气:阴。

今天因为临时决定来,没带相机,所有照片都是手机拍的。
仍从松云峡进入,先去青枫绿屿。

http://s5/mw690/002ozaCtzy6QGyxQ5Sce4&690
南山积雪亭是赏雪的好地方,于1957年复建,现在的亭子不知还是不是1957年的亭子。
http://s4/mw690/002ozaCtzy6QGxBueZld3&690
吟红榭,里面有卖饮料和用餐的地方。青枫绿屿这组建筑1984年复建,现在是环山游的一战,从这里可以远观磬锤峰,普乐寺等,视野开阔。
http://s11/mw690/002ozaCtzy6QGxBy2RYba&690
1982年《承德古建筑》出版时,该组建筑尚未恢复,此是书中复原图。
http://s12/mw690/002ozaCtzy6QGxBCbSrdb&690
《承德古建筑》 中青枫绿屿平面图
http://s14/mw690/002ozaCtzy6QGyGpLiZ6d&690
风泉满清听,这组建筑的后殿。
http://s10/mw690/002ozaCtzy6QGxD0WcVd9&690
霞标,乾隆三十六景之“罨画窗”即康熙时的“霞标”。
http://s7/mw690/002ozaCtzy6QGxEl8ou46&690
北枕双峰,此亭为1984年复建。
http://s10/mw690/002ozaCtzy6QGxGvjMR29&690
不明遗址一,在盘山路旁的小坡上,有条石、残碎砖瓦,不知是什么遗址。
http://s7/mw690/002ozaCtzy6QGxHTujI96&690
不明遗址一,一段墙基和树丛里的柱础。
http://s8/mw690/002ozaCtzy6QGxIWmHR47&690
古俱亭,在山庄围墙边,附属于广元宫。
http://s1/mw690/002ozaCtzy6QGxJddJK10&690
来源于网络的广元宫复原图(有错误)
http://s4/mw690/002ozaCtzy6QGxJVdxFc3&690
广元宫东门,题额“震德体仁 ”。
http://s4/mw690/002ozaCtzy6QGxKNWb953&690
广元宫正门,广元宫仿泰山碧霞元君祠建,现在围墙和四座山门是2005年复建,主体建筑尚未恢复。山坡上仍散落大量原建筑构件。
http://s9/mw690/002ozaCtzy6QGxLRGXKc8&690
广元宫西门, 题额:“泰釐协顺”。
http://s13/mw690/002ozaCtzy6QGxNcL7e8c&690
广元宫旁山坡上散落的假券窗
http://s2/mw690/002ozaCtzy6QGxOKqbL51&690
广元宫西门前的蹬道
http://s9/mw690/002ozaCtzy6QGz1q4SAa8&690
广元宫西门前蹬道及柱础
http://s7/mw690/002ozaCtzy6QGxRqWIC96&690
敞晴斋后山墙, 主殿三楹名敞晴斋,左有楼名“青绮书屋”,右有楼名“绘韵楼”。
http://s13/mw690/002ozaCtzy6QGxRIn0wcc&690
中国记忆论坛剪来的敞晴斋的图,从《热河志》之类的书里来的。
http://s9/mw690/002ozaCtzy6QGxSY8eQ98&690
敞晴斋南侧建筑基址
http://s2/mw690/002ozaCtzy6QGz7P6c901&690
敞晴斋正面
http://s12/mw690/002ozaCtzy6QGz9aLEfdb&690
敞晴斋北侧建筑一角
http://s15/mw690/002ozaCtzy6QGzaoLeu3e&690
敞晴斋遗址的大石
http://s4/mw690/002ozaCtzy6QGzbibUD23&690
青绮书屋台基,照虚了。
http://s5/mw690/002ozaCtzy6QGzctCHG24&690
敞晴斋前部围墙
http://s6/mw690/002ozaCtzy6QGzdu5N3f5&690
敞晴斋前石桥,斜的。
http://s9/mw690/002ozaCtzy6QGzf6ZOE18&690
敞晴斋前的石桥桥面,两块栏板在桥面,其余落在桥下。
http://s13/mw690/002ozaCtzy6QGzgNUgk6c&690
敞晴斋前石桥
http://s15/mw690/002ozaCtzy6QGzhDqGObe&690
敞晴斋遗址及落在沟中的条石
http://s12/mw690/002ozaCtzy6QGzjex0n7b&690
敞晴斋往松云峡路上的小桥,从砖砌残基来看,这里应该有个什么小的建筑。
http://s9/mw690/002ozaCtzy6QGzkCXdC68&690
广元宫与山近轩之间的桥,桥很高大,是2007年翻修的,现在很坚固。
http://s4/mw690/002ozaCtzy6QGzkH8Erf3&690
《承德古建筑》中,天津大学绘制之山近轩复原图
http://s2/mw690/002ozaCtzy6QGzkwdJ781&690
《承德古建筑》中山近轩平面图
以下为《承德古建筑》对山近轩的描述:
(山近轩)建于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1776—1779年),在高差很大的地面上,以石墙、假山叠砌而成四层台地,其上布置建筑,全组建筑共有房屋约70间。院门设在第二层台地上,下面第一层台地紧邻崖沿,建有两间堆子房(守卫值班房)和小院。院门三间,南向,六檩后出廊卷棚硬山顶,明间后部安槅扇及屏门,门内庭院中几乎布满假山石,而以山石蹬道通往各处。北至正殿山近轩,西至清娱室,东南沿陡峻假山而至延山楼。东为山洞,穿山洞上蹬道而至簇奇廊。山近轩面阔五间,进深八檩,前后廊,悬山卷棚顶并前出抱厦三间,抱厦为卷棚歇山顶。由山近轩前廊向西再折而向南,可至清娱室,向东过净房,沿爬山曲廊层层上升可达簇奇廊敞厅。清娱室面阔三间,八檩前后廊,卷棚硬山顶。清娱室高踞石台基之上,北有曲廊通山近轩。
延山楼面阔三间,建于第三层台地之上,为一临崖楼,北向二层,南向一层。南面为一半圆形平台,以五层条石砌成,台上堆砌假山,间植古松,平台南面和外面蹬道相接。延山楼背靠平台建造,其前廓可能和簇奇廊敞厅的南面曲廊相接,过敞厅后又和山近轩东廊相连。簇奇廊为敞厅三间,西面悬簇奇廊匾。此厅前后通敞,卷棚歇山顶,东面紧接第四层台地,有两条蹬道盘旋而上,分别到达养粹堂和古松书屋。
养粹堂面阔三间,六檩周围廊,卷棚歇山顶,后廊直通外面蹬道。紧邻后廊有一条排水沟,上架石板小桥。后廊封闭成为夹道,往北通过廊子而达古松书屋。古松书屋又称“跌落房”,为两间小殿和一座方亭,平面相错,高度逐渐上升。这三座建筑临崖建造,房屋下有条石砌筑台座。两“跌落房”内设宝座床和罩,亭子四面设窗。“跌落房”为五檩硬山,方亭为单檐攒尖,均为草顶。
在养粹堂和古松书屋之东,顺山势有曲墙一道,内面以假山石砌成挡土墙,有蹬道通至随墙小门。出小门顺山路往东可至斗姥阁。
此处在造景上苦具匠心,内外真假山石互相陪衬,空间组织丰富,游廊逶迤、蹬道搭配合理,全以山石蹬道联系,风趣天然,同时也有游廊贯穿,极富天然情趣。全部建筑物广用石材,槛墙、下肩、宇墙无不使用石雕。假山、蹬道、岩洞衬以曲廊,艺术效果很好,但工程极为艰巨,前后兴造了四年。 
http://s9/mw690/002ozaCtzy6QGzlOOFOc8&690
山近轩堆房北角台基
http://s1/mw690/002ozaCtzy6QGznL4Na10&690
山近轩西北面台基
http://s6/mw690/002ozaCtzy6QGzoWgjrc5&690
清娱室至山近轩曲廊下台基
http://s16/mw690/002ozaCtzy6QGzqordd9f&690
山近轩堆房小院前部围墙
http://s14/mw690/002ozaCtzy6QGzrkfqRed&690
清娱室西北面台基
http://s1/mw690/002ozaCtzy6QGzsGaTm20&690
山近轩净房,长着两棵松树的就是净房(洗手间)的位置。
http://s1/mw690/002ozaCtzy6QGztUjDy10&690
门殿西北面 
http://s5/mw690/002ozaCtzy6QGzzHk7q14&690
山近轩前抱厦下台基东角 http://s6/mw690/002ozaCtzy6QGzB800l45&690
山近轩东北面(后面)
http://s12/mw690/002ozaCtzy6QGzCdkh58b&690
从山近轩遗址拍广元宫东门
http://s9/mw690/002ozaCtzy6QGzDIuiQ38&690
延山楼东北面
http://s7/mw690/002ozaCtzy6QGzEJtEG86&690
延山楼西南面半圆平台
http://s10/mw690/002ozaCtzy6QGzFIRp739&690
从延山楼往上拍,上面隐约可见的是养粹堂,这堆假山前面是簇奇廊,簇奇廊基址有些被山石覆盖。http://s11/mw690/002ozaCtzy6QGzH6NL4ca&690
养粹堂西南边蹬道
http://s10/mw690/002ozaCtzy6QGzI6z1v99&690
山近轩后门拱门构件
http://s6/mw690/002ozaCtzy6QGzJnOnja5&690
养粹堂后小桥
http://s10/mw690/002ozaCtzy6QGzKsNu129&690
跌落房(古松书屋)台基http://s5/mw690/002ozaCtzy6QGzLJFZ214&690
不明遗址二,出山近轩后门,沿山脊向上,不久,见到一处遗址,似乎是一处亭基,不知什么亭,也是在车道边的坡上,位置距上一处不明遗址不远。
本想搞得明白一些,结果又增加了很多疑惑,近期不太有时间再去避暑山庄了,还有斗姥阁遗址没找着,梨树峪里梨花伴月和创得斋两组建筑、松林峪里食蔗居没去看,只有以后有机会再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