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避暑山庄山区遗址调查(一)

(2014-06-02 11:14:51)
标签:

避暑山庄

古建筑

秀起堂

遗址

静含太古山房

分类: 风景

时间:2014年6月1日下午。

天气:阴转雷阵雨。

http://s5/mw690/002ozaCtzy6JlXWz5ze84&690
        今天从榛子峪口进入山区,入口处是复建的松鹤清樾,现在用作一处办公地点。http://s8/mw690/002ozaCtzy6JlXYWAJhd7&690
        走了一段就到碧峰寺遗址。该寺在碧峰门附近,坐西朝东,从前到后石桥、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左右配殿、正殿、经楼。门殿三楹,乾隆题额“碧峰寺”,正殿七楹额曰“法华宝殿”,殿内额“云鹫香台”,联为:“绀宇初开现四禅天宝花积,碧峰常静证三摩地吉云扶”。西配殿名“松风”,东配殿名“水月”。经楼一层额曰:“宗乘阁”,有联“山色不遮螺涌出,佛光无量鹫飞来”。阁上额曰“法轮最上”,有联“檀身随现清凉窟,云岫宜寻欢喜图”。经楼后有殿,南向,名味甘书屋;书屋之西有楼名丛碧楼;楼前溪水环绕,有亭名“迴溪亭”,乾隆皇帝曾在此处取溪水烹茶。
http://s9/mw690/002ozaCtzy6JlY1oLJS68&690
北面夹杆石http://s10/mw690/002ozaCtzy6JlY3AVrHe9&690
南侧夹杆石
http://s9/mw690/002ozaCtzy6JlY659TW28&690
        散落的构件,应该是拱门的一部分。
http://s12/mw690/002ozaCtzy6JlY8qPnJ7b&690
        一个柱础,现在用土堆成了各建筑基址的形状,使碧峰寺格局清晰可辨。
http://s2/mw690/002ozaCtgy6Jm79tWVPb1&690
碧峰寺遗址散落的须弥座
http://s12/mw690/002ozaCtzy6JlYd25v59b&690
碧峰寺牌坊底座
http://s15/mw690/002ozaCtzy6JlYfN1r83e&690
        碧峰寺遗址附近的小窑洞,避暑山庄里这种东西极多,应是上个世纪“备战备荒”时代,在山庄里修地下工事的人居住的地方。
http://s9/mw690/002ozaCtgy6Jm7fNvYsa8&690
        迴溪亭正面此亭是2004年重建的。
http://s12/mw690/002ozaCtzy6JlYio9dN1b&690
迴溪亭正面“搏华”
http://s13/mw690/002ozaCtzy6JlYjS7DK7c&690
        迴溪亭背面题曰:引素。
http://s3/mw690/002ozaCtzy6JlYmkXJM02&690
        路过古栎歌碑,该碑人为破坏痕迹很重。
http://s10/mw690/002ozaCtzy6JlYprg3n09&690
        再走一段,道路分叉,向西是下坡的土路,由此进入西峪,走到山庄围墙附近,是一片空地,当时并不认得是有真意轩遗址,因破坏得十分彻底,然后上山。稀里糊涂地下到了山谷里,走了一段,见有碎砖、石块,知道到了一处遗址,爬上坡辨认是静含太古山房遗址。该院落建成于乾隆年间,有殿堂游廊18间。这是一处规模很小的庭院,面积仅约380平米。这张照片是不遮山楼倒塌后落下山的石块,右上角就是下一张照片的位置。
http://s7/mw690/002ozaCtzy6JlYrS8xo76&690
不遮山楼靠山涧一边的台基

http://s6/mw690/002ozaCtzy6Jm33WKCV25&690
        天津大学绘制的静含太古山房复原图,在1982年出版的《承德古建筑》一书中可以见到,这图是从别人文章里剪过来的。

http://s7/mw690/002ozaCtgy6Jm56KdYq26&690

        《承德古建筑》中静含太古山房平面图http://s1/mw690/002ozaCtzy6JlYuuMDe70&690
静含太古山房趣亭的一个柱础
http://s4/mw690/002ozaCtzy6JlYx60i783&690
        坍毁的石桥,可以看到条石上的燕尾铁榫被撬走了。
http://s15/mw690/002ozaCtzy6JlYQVAn9e3&690
从静含太古山房旁的桥拍鹫云寺围墙
http://s13/mw690/002ozaCtzy6JlYBFYoA2c&690
静含太古山房旁塌落的石桥
http://s4/mw690/002ozaCtzy6JlYE80zF23&690
        清凉甘露亭西南角亭基,亭内原供有自在观音像。
http://s6/mw690/002ozaCtzy6JlYXK63j65&690
        静含太古山房一段围墙,即平面图中净房与清凉甘露亭之间的一段。http://s8/mw690/002ozaCtzy6JlYZb7bp97&690
        鹫云寺内建筑台基及其上的须弥座,当时没有找到鹫云寺的平面图,看不明白,所以只草草看了看就走了。
http://s2/mw690/002ozaCtzy6JlZ1IPJLb1&690
鹫云寺内一排须弥座
http://s6/mw690/002ozaCtzy6JlZ2UXqdc5&690
鹫云寺里一须弥座残件
http://s10/mw690/002ozaCtzy6JlZ5RxHzd9&690
        鹫云寺遗址,有一柱础。
http://s11/mw690/002ozaCtzy6JlZ8rnm27a&690
鹫云寺围墙东北角

http://s4/mw690/002ozaCtgy6Jm68flED73&690
        然后到秀起堂遗址。

        山门三楹,偏西、南向,门殿额曰:“云牖松扉”。它前有檐廊,后有厦廊。进院东有曲廊通敞亭,敞亭东有游廊可通东南角的“经畲书屋”,乾隆时曾在这里编校《四库全书》,“经畲书屋”东有眺楼,是藏书的地方。敞亭北有跨涧石拱小桥,桥东有“振藻楼”,三楹重层,四周设廊,此楼是一独特的曲尺形建筑,南向三间,西向二间,面涧临崖,上层部分除可由底层楼梯登楼外,也可以从上部平台进入。楼后高台上有一方亭。桥西北有“绘云楼”,东西设偏厦。两楼之间,横隔溪涧,有回环、跨涧的曲廊将两楼连通。
        在庭院的后半部,“振藻楼”后方亭与“绘云楼”之间,向北顺山势起三级平台,台顶建有面阔五楹的歇山卷棚顶大殿一座,即“秀起堂。
        堂西出西北门(或沿院墙外的蹬道)向东北方向上山,可通后山之巅的“眺远亭”,亭为八角单檐方亭。过眺远亭不远,即到更高山巅的“四面云山”。
        这里沟涧陡峭,山涧底至围墙基部高差14米。此组建筑巧妙地利用了多变的地形、地势变化自然布置,沟涧处理尤显造诣,两山间点缀着殿、堂、亭、桥、楼、阁、廊等形式的建筑。各殿并有游廊连接,是山区游廊最多的一组建筑。北部是依山就势的阶梯式建筑,与起伏的山势相协调,大有步步登高、“秀起”之姿。整组建筑构建别致、布局灵活,堪称山庄山区建筑的佼佼者。

        图为天津大学所绘秀起堂复原图。
http://s14/mw690/002ozaCtgy6Jm69kSQJcd&690

秀起堂平面图(天津大学建筑系、承德市文物局《承德古建筑》)
http://s7/mw690/002ozaCtzy6JlZaBY9gc6&690
       秀起堂围墙边的石桥,原本是好几条石头,现在断下去几条。
http://s11/mw690/002ozaCtzy6JlZcnG0W0a&690
        秀起堂之跨涧石桥,当年的溪涧也有三米深。
http://s6/mw690/002ozaCtzy6JlZeFdel65&690
       绘云楼前面,条石的铁榫同样被撬走了。
http://s8/mw690/002ozaCtzy6JlZgJrcH37&690
        绘云楼前面,虽然建筑毁了,但看了仍让人咋舌,从平面图和复原图上难以体会其落差。
http://s6/mw690/002ozaCtzy6JlZiXV1Xc5&690
绘云楼前面
http://s1/mw690/002ozaCtzy6JlZkOycM70&690
        振藻楼西面,振藻楼位于这组建筑东侧,楼后高台有方亭。
http://s5/mw690/002ozaCtzy6JlZnHU2Mc4&690
        秀起堂西南角,秀起堂是这组建筑的主体,高于水平面近11米。
http://s5/mw690/002ozaCtzy6JlZp4CCo74&690
        秀起堂一层平台之西南段
http://s1/mw690/002ozaCtzy6JlZqrnGg80&690
秀起堂东南角台基
http://s2/mw690/002ozaCtzy6JlZt7TDb11&690
秀起堂北部围墙
http://s3/mw690/002ozaCtzy6JlZvqgFQa2&690
振藻楼南面
http://s9/mw690/002ozaCtzy6JlZxXSIwf8&690
秀起堂围墙下走溪水的洞

http://s4/mw690/002ozaCtgy6Jm7kYK9Za3&690
心畬书屋西北面墙基
http://s13/mw690/002ozaCtgy6Jm7lQrmc9c&690
        云牗松扉西面,秀起堂的门殿。
http://s4/mw690/002ozaCtzy6JlZAlkJB13&690
        “西峪”之一段墙基

        再往北走,到达一处遗址,地图上标示为“西峪”。“西峪”是一组四合院建筑,是守卫西峪几组建筑(秀起堂,鹫云寺,西峪龙王庙及静含太古山房)的值班人员住的地方。
http://s16/mw690/002ozaCtzy6JlZC3uCX4f&690
        “西峪”遗址和错误的指示牌“静含太古山房”的指示牌插在这里,应该是工作人员的失误,很多人已经指出。

        还想看看别处,但打雷了,怕被雷劈到,所以下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