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栗花开
(散文)
刘学祥
在山东费县蒙山,每到5月份,是板栗花盛开的季节。满山遍野的板栗花竞相开放,浓重的花香袮满整个山区,自然构成一处独特的生态景观。在这里有千万亩板栗林,是闻名全国的名副其实的板栗之乡。
五月里,当你穿行在薛庄镇通往天蒙旅游区的公路上,你会立刻被左右两边山间里那么多那么多的板栗花所吸引,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香味是无比的浓厚。此时你会不由自主不断地做起深呼吸,尽享这板栗花的纯美滋味!
放眼望去,山上山下,墚顶上,沟河旁,层层梯田间,几乎每个地方无处不是板栗,这板栗花在绿叶的衬托下,远看即像蘑菇云又像朦胧的雾,不过这云雾是金黄色的,仔细看,这板栗花分布在翠绿的栗叶枝头上一簇一簇,远看黄中带绿,绿中带黄,像印花布一样好看美丽!当你走进一株板栗树近了看,这板栗花像一根根金条似的垂直向下挂满枝头,这像金条似的根根栗花又毛茸茸的像动物的尾巴。板栗花不同于别的花,虽没有漂亮的花瓣,但也有独特风采,她分雌花和雄花,雄花先开,多的十几条,少则七八条,雌花后开,而雌花只有一两根,每根都带着小栗蓬,在自然风力的作用下雌雄完成授粉后,雄花渐渐脱落,雌花带着小栗蓬慢慢长成,完成结果。板栗花花期在半个月左右,
在盛开的季节里也少不了蜜蜂的青睐,你看,那蜜蜂在栗花间飞来飞去,还嗡嗡有声,给这静谧的山间增添了有声的甜美乐章。一些飞蛾也过来凑热闹,常常是趴在栗花上不走,大有抢占一席之地的嫌疑。布谷鸟,斑鸠,白头翁等一些鸟儿也一边鸣叫着好听的“歌声”一边在花间飞来飞去,卜楞楞抖落着板栗的花粉落到地上。
说起栗花,还有药用价值呢,当地农民在每年端午节,一直保持着拾栗花的习惯,一般到端午节,栗花大都开始脱落,说是端午节拾的栗花才有用,一般有三个用途,一是治顽固痢疾,用法是,将一把端午节拾到的栗花,放到添一碗水的锅里,同鸡蛋同煮,栗花汤和鸡蛋同时服下,一日两次,痢疾和拉肚子就会立马远去。第二个用途是用栗花灌冲缝制香荷包,用端午节的栗花制作的香荷包放在屋里,带在身上驱除蚊蝇爬虫有特效。第三个用途是用来编火绳,用不太干的栗花编成长虫样的绳子,夏季晚上点燃同样驱除蚊蝇,跳骚等害虫。说到这里想起我爷爷那时曾是编火绳的好手,每到这个季节,都把火绳编很多挂满屋子。爷爷好抽旱烟,几乎走到那就把点燃的栗花火绳带到那,一方面抽烟时给烟袋随时引火,一方面驱除蚊蝇。
在蒙山一带,有关栗花,还有一段至今流传妇幼皆知的故事。说是从前蒙山一带十年九旱,土地瘠薄,粮食收入少,是一个穷山窝,在山里有一穷苦人家的女子,为了讨个好主,不得已嫁到了很远的山外,因路途遥远,一年也回不了几趟娘家,一次母亲在送走闺女时,含泪不止,哭着说道:“妮儿妮儿你这次走了啥时再回来?”闺女想了好半天,回应到:“桃花开杏花败,栗子开花再回来”!意思是让母亲不要急不要盼,等到桃花开了,杏花败了,栗子开花就再回来。
现如今过去的穷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蒙山山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富民政策的春风刮进了蒙山,给这个有着三百年栽培板栗树历史的穷山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1982年,国家农业技术“板栗密植丰产”和“板栗大树高接改劣换优丰产”两个项目在这里成功实验并推广,随后短短几年间,这里的农民舍弃种粮低产欠收的种植模式,开始大规模的栽培板栗,不仅责任田里全载了板栗,荒山秃岭,沟沟岔岔,石头夹缝......只要有沙土的地方都全部载种了板栗,由于板栗适应旱薄地,沙性土质。有土就能长,过去光秃秃的山,弯一块,瓢一块的薄地,如今都被板栗树所覆盖,这里不仅成了全国闻名的“板栗之乡”,也被国家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
漫山遍野的板栗使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山上山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山川美丽,成了天然氧吧。
如今您站在山头上,朝山下看,一个个村庄都被板栗树包围,个个村落都沉浸在板栗花的海洋里,这里是栗花的世界,这里似人间仙境,置身这被栗花包围的世界里,身心会得到无比的放松,心情会无比的愉悦,世间烦恼皆随去,不信你也来这里感受一番!
(原创作品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