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腊月二十三辞灶
蒙山通晓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称“小年”。也是传统辞灶的日子。所谓辞灶,就是各家各户烧纸烧香并摆供品敬“灶王爷”上天。在我们蒙山一代这个传统现在还有。不过不是家家都敬。多数现在都是在锅灶旁烧刀火纸,放挂鞭炮,磕个头了事。但不知什么时候什么人说:“官辞三(23日),民辞四(24日),王八羔子辞五六(25日、26日)”,所以多数人都在二十四日进行,在二十三日清扫下房舍,吃顿水饺。
我自从成家到现在,从来没有辞过灶。因自认为是无神论着。但我父亲在生前可是年年正了八经地进行辞灶。一上腊月,父亲赶集最重要的是要买“灶君老爷”也叫“灶马子”。就是像下面这样的带有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一张刻板印画:
http://s5/mw690/82d2ea1btd4d2cc0f1ec4&690
http://s16/mw690/82d2ea1btd4d2d5e2903f&690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父亲为了辞灶,要打好火纸,打火纸就是用一木头刻制的似银元状的木头小棒朝火纸上打压。在纸上打成很多似钱的印子。在锅屋的锅灶前摆上几个菜和“灶糖”。“灶糖”也是从集市上买的:http://s14/mw690/82d2ea1btd4d305dea9ed&690
然后再找一个碗,碗里盛上高粱或小米,把香插在高粱里,再点着香,还要烫上一壶好酒,摆上酒盅,到上酒,然后泼在地上,父亲嘴里在不住里叨念道:“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随后染着火纸,并招呼一家人前来连磕三个头。之后便把墙上上年贴的“灶马子”撕掉,扔到火里,就算辞灶完成。新的“灶马子”要等大年三十年夜午间才能贴上。记得在过年写春联时父亲叫我一定要写一幅贴在“灶君老爷”画旁的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据说“灶王爷”此时已经上天宫了,等到除夕夜才回来过年。
传说,从古至今,大千世界乃至凡俗人间,天地三界十方万里,都有天上的玉皇大帝委任大小官员来行使管理职责。派到平民百姓这里来的官员不少,但老百姓最信奉的就是灶王爷和门神爷。门神爷是保佑一家人平安的,而灶王爷则是监督着这家人平时是不是爱惜粮食,勤俭持家的。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都会用黏黍米加上红枣蒸黏糕,没有黏黍米的就买糖瓜儿,上好供,把昼夜值班、尽职尽责了一年的灶王爷画像揭下来烧掉,打发灶王爷上西天,去给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是否节俭,爱惜粮食的情况。同时,请来新的灶王爷画像贴在锅灶上面的墙上。据说,如果灶王爷给玉皇大帝汇报你好,来年,这家人就会五谷丰登,如果不说你好,这家人来年就会遭受饥荒。人们供黏糕或者糖瓜儿,就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利诱甚至胁迫灶王爷,见了玉皇大帝少说话,或者是光说好话别说坏话。
对于上面叫“灶马子”的刻板画上的内容,父亲很精通,也曾给我们讲过,但都忘记了,只是记得上面有“九龙治水”之说,要是一龙治水就表明来年大旱。要是三龙或五龙治水就会不旱不涝。九龙治水来年必大涝!画的上面还有八洞神仙,财神等等,人物的神态、面貌特征都有讲究,总之都是教育人的!记得最清的就是说有一个什么仙人很懒,连烧火做饭的柴火都没有,居然烧起了自己的腿,后被一下届农妇看见,说你怎么烧腿?结果这个仙人就断了腿。
关于“灶马子”的刻板画,父亲好像对其很有见地,他说过上面的人头越多越好,并对其印刷的质量好坏都很有研究,一看就知道是那里印刷的,那里印得最好。
很显然,这“灶君老爷”的画是一种有着一定历史渊源的文化体现,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深刻的了解、认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