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学高年级
小学高年级是升入中学的前奏,学校很重视。
我们的班主任单权老师,是一位带毕业班的资历很深,教学经验很丰富的老教师。
单老师的头发已经花白,总是戴着一副深度眼镜,镜片后有一双深邃、智慧眼睛,透视着内涵丰富,知识渊博。四方长脸,五官都很大,给人以既豁达又信任的感觉。
我喜欢听单老师的语文课,就像在知识广博的海洋里尽情地汲取营养。
单老师善于启发式教育,循循善诱,举一反三,以使学生闻一知十,触类旁通。
我至今记得老师在讲写作课时说的:“开头如爆竹,结尾如甩鞭”,还有“凤头、猪肚、豹尾”。受用终身。
我去过单老师的家,就在民族文化宫后面的小沙果胡同。是老式的一明两暗的三间小屋,家具很简单。师母程老师是兵马司小学的高年级老师。我们两个班还结为友好班集体,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记得第一次与程老师班的同学见面,单老师没有去,叫我带了几个同学过去。也许是有意锻炼我的沟通能力。到了的时候,他们班的同学正在打扫教室卫生,我也招呼同学加入其中。
回来以后,单老师表扬我:“实验二小的大队长起了模范作用。”
后来学《心理学》时,有一例题:实验者在一班学生中,随机抽样,抽到的几名学生,告知班主任是精挑细选出的可造之才。于是,老师倍加关注,稍有进步,大力表扬、热情鼓励。这几个同学受宠若惊,动力十足。经过一阶段,学习成绩果真名列前茅。
我就是因为经常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成绩优良。望子成龙的家长,请你们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少一点儿压力,孩子会成长得更快。
语文课上,单老师常叫我朗读课文。记得有一篇新学的课文《安—2型飞机》,是介绍喷洒农药科学种田的文章。里面专用名词很多,日常生活很少见。我念得磕磕巴巴,捏着鼻子红着脸好不容易读完了。坐在位子上,使劲用书挡着脸,不好意思抬头。
单老师说:“这篇课文确实不好读。”
听了这话,我才稍稍抬起头。
有一阶段,我身体不太好,不是病症,就是女孩子初潮不规律。家长和老师打了招呼,于是,免了体育课和课间操。
一次,要派几个人去学生食堂义务劳动。我是干部,当然要带头。于是,我把手举得高高的,单老师却没有叫我。
放学了,我问单老师:“为什么不派我去?”
单老师和蔼地看着我说:“回家休息,好好调养身体,再过几个月,咱们就上师大女附中了!”
说话的时候,单老师在我的背上轻轻地拍了一下,让我顿生“助我一臂之力”和催我向前,促我奋进的感觉。
可是,至今使我不无遗憾的是,我辜负了单老师的期望,升学考试时,我错了一道数学题,没有考上第一志愿“师大女附中”。整个一个暑假我都郁郁不欢。但我的语文成绩是对得起老师的。
那年,我们班有8名女生都考上女附中了,老师十分欣慰。
不过,我考上了第二志愿“丰盛中学”,是一所国务院二办直接管理的学校。我被分到了初中连高中五年制实验班。给我们班配备的老师都是业务尖子。可惜的是,初一还没有读完,那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就开始了。
就在文革中,单老师也遭到了批判。不久就因患肺癌与世长辞了。
百年校庆时,我们见到了单老师的儿子和女儿,他们也是实验二小毕业的。
下面是单老师的女儿给我们班同学的信:
“今天见到你们——我父亲教过的最后一班学生,心中很是感慨。从你们不多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你们对我父亲的深深的思念,我代表我们兄弟姐妹感谢你们,感谢你们对单老师的一片深情厚意。我父亲去世整整41年了,虽然他工作过一辈子的学校把他忘记了,但是他的学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老师,而且从你们的眼睛里我感受到了你们对单老师的怀念,读懂了你们对单老师的感恩,更看到了你们提起单老师时眼中的泪花。我为我的父亲感到骄傲,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被如此众多的学生怀念的已故41年的单老师——我们的父亲真真是活在了我们和他的学生们的心里了!”
http://s9/middle/82cfe467ta7a2f7ba0b08&690
百年校庆时,我们见到单权老师的儿子,引发了对老师的无限思念。前排右二是单老师的儿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