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许家印欧洲恒大中超 |
分类: 体育评论 |
恒大轻易成功非中国足球福音
恒大现在在中超高歌猛进,16场豪取40分,极可能以赛场不败的成绩成就中超历史上首支升班马就夺得冠军的球队。比这个更重要是中超球市的回暖,恒大主场天河中心的上座率随着最贵外援孔卡的到来达到了历史上的新高6W。还有恒大到达的球场,其上座率也有质的飞跃。于是乎,媒体们一片哗然,恒大一下子从赛季初的洪水猛兽变成了救世主。然我认为恒大的高调介入中国足球有其好的目标,这不容抵毁,也是值得高度赞扬的举动。因为足球特别是职业足球本就是烧钱的游戏,放眼全球,没有哪支豪门俱乐部不是挥金如土的。但恒大这样轻而易举取得成功却并非好事,至少到中国足球来说,不是福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恒大这样轻易成功虽然有带动中超的资金流(未来一两三年会有更多企业效仿恒大投身到职业足球中来),但却无法带动中国足球基础建设的资金流。
恒大因为在职业足球取得成功,他们一越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品牌,这样的品牌效应,恒大花在恒大足球身上这么点小钱那是花对了地方。为什么只称为小钱,因为除去恒大足球俱乐部的票房收入、球场广告收入的分红、电视转播收入的分红,许家印投入给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的球并非天文数字(这可从一向挥金如土的英超豪门切尔西年年也就亏损几千万镑可以估算出)。如果用这点小钱做广告,效果肯定会差不少。而且一旦拿到冠军,那么除了奖金外,明年他们各方面的收入都将翻番。一旦在亚冠联赛中走得更远,他们各方面的收入将成倍增长,而考虑到今年在球队阵容上与基础建设上已打下基础,明年这方面的投入将锐减,故恒大的投入到恒大足球俱乐部的钱将逐年减少。如果他们青训搞得好,假以时日可能还有盈利。
加上投资足球无形的广告效应,投资足球那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同时还可为自己积聚人脉,君不见王健林现在还能够在中国足坛呼风唤雨吗?就是在政坛界,王健林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不出意外,假以时日,许家印也将成为一条大鳄,横行政坛、足坛、商界。
中国现在还是政本位国家,很多商人都想梦想着在政界里讨口饭吃,有了王健林与许家印的前车之鉴,投资足球捞从政资源的行为将成为商界的新宠。而投资足球,从许家印的恒大来看,投资职业联赛的效果更显著一些,因为这更能出彩也更容易出彩。有恒大的模范带头作用,富人投资中超热情将会高涨,故中超重回甲A时代的繁荣指日可待。
虽然很多人认为联赛中足球之本,这本没有错,但如果联赛的繁荣是建立在外援的堆积上的话,那么这样的联赛对本土足球的作用就得大打折扣了。英超因为外资的投入,这几年够疯狂吧,一举打下欧洲足球第一联赛的称号(这基本也是世界足球第一联赛了),但英格兰队呢?这几年有些什么是拿得出手的,大概除了几个拿着落超高薪水的几个二流球星外,已再别无是处了。原因是就在于英超的这些个豪门球队都不屑于青训的培养,都习惯于拿着支票网罗人才。恒大现在的模式也与英超相似,今后校仿的大概也不会太有改观。
近两年最热门的联赛是英超,但最热门的国家队是西班牙。西甲虽然也不泛皇马、巴萨这样的烧钱大户,但讲到青训,西甲却是欧洲四大联赛里最好的,瓦伦西亚、拉科、马竞一直是青训的翘楚,而且皇马、巴萨两强虽然烧钱,但人家青训也没有落下,并且出了很多精品,如劳尔、圣卡西、拉莫斯、哈维、伊涅斯塔、普约尔,还有梅西甚至小法都是这两强的青训成品。而这些人加上瓦伦西亚的比利亚及马竞的托雷斯基本上构成了现在西班牙队的连夺欧洲杯与世界杯核心球员。故可以说西甲球队的青训的成功是西班牙队的成功之母。
中国足球要成功,同样离不开中超球队青训的投入。但恒大在一队的成功却很可能将中超带上如英超一样攀富比家底的情况,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而西甲的青训之所以出色,很大一部分原因当归结为巴萨青训成果的喜人及皇马连续多年投入的打水漂。
故我说,恒大模式的轻易成功只是中超的福音,却非中国足球的福音。如果恒大再历经点磨难,不那么轻易成功,让许家印的钱也打打水漂。不要让投资职业足球一夜间成风,不要让烧钱买成品球员成为职业足球唯一的成功之道。这样中国足球及中超才可能走上正路,让联赛各队特别是一些中上流球队不跟风烧钱,多注重青训,多注重年轻球员的培养。这样,中国足球的梯队建设才会真正成型,这样中国足球人才储备才不会出现断码。只有这样,中国足球或许才会真正有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