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答案及试题汇总(附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复习范围)

3.(18分)(2018·大连模拟)请回答下列与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有关的问题:
(1)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
(2)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粗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7-乙基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某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碱基总数的30%,其中的鸟嘌呤(G)全部被7-乙基化,该DNA分子正常复制产生两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45%,另一个DNA分子中鸟嘌呤(G)所占比例为________。
【解析】(1)DNA分子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靠“—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2)A、G都为嘌呤,C、T都为嘧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的嘌呤只能和另一条链中的嘧啶互补配对,故搭建成的DNA模型粗细相同。
(3)诱变后一个正常碱基变为U,则以突变的单链为模板两次复制后形成两个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为U-A、A-T。另外一条未突变单链两次复制后形成两个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是G-C、C-G。所以P可能是G或C。
(4)据DNA分子中的A占30%,可知T占30%, C占20%,G占20%。当其中的G全部被7-乙基化后,新复制的两个DNA分子中G的比例不变,仍为20%。
答案:(1)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2)相同 嘌呤与嘧啶互补配对
(3)胞嘧啶或鸟嘌呤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