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中考录取分数线

五、判断“且”在文段中的意义。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且委政非人。则李唐且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且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
六、判断“若”在文段中的意义。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人之思,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龙之一爪也。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七、判断“所”在文段中的意义。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钦。以其所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所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以教人向上者也。
八、判断“为”在文段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为至理,当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巫所惑。巫者,以诡为业,其所为皆为利也。故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
九、判断“焉”在文段中的意义。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焉,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骄而轻敌,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焉,则必无颜世上矣。
十、判断“以”在文段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若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书卷为伴,弃夷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