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2018-01-03 05:47:2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阅读目标:
1.通过介绍《草房子》的艺术质量和文学美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师生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小说人文魅力的感受。
3.介绍作者及纯美小说系列的其他作品,推动学生延展阅读。一.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板书“悦读阅美”,这是一套书的名字,放在阅读行为上,是因为读一本好书,能让人喜在心头爱不释手,沉浸于文字的美和人性人情的美中不可自拔。
2. 有这样一部少年长篇小说,作者非常善于营造布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气氛,整个作品读来像叙事诗,像抒情散文,格调美丽高雅,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读了这本书,都会有恬淡、宁静而又内蕴丰厚的快乐的享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草房子》的精神殿堂。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泛读,了解故事情节。
1.最近,同学们也都在阅读《草房子》。谁来说说这本书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全读完了吗?你怎么知道?拿到一本书,我们该怎么阅读呢?了解作者、作品、了解主要内容?谁来说说我们怎样快速的了解这些内容。(前言或序)齐读主要内容
2.小结: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前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书的主要内容。那么目录就是故事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很快读薄了。
3.现在大家来看我们书的目录。全书给我们讲了哪些故事?只看题目,可以了解吗?作者是以人物的名字命名的,现在大家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快速浏览,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说书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文章讲了他的什么故事?各抒己见
4.大家有没有发现,目录中没有谁的名字?桑桑,为什么主要写桑桑,却没有关于桑桑的故事?
PPT教师叙述:
5.《草房子》的结构很特别,它不象别的小说一样,没有完整一贯的故事,而是以桑桑这个善良敏感的孩子眼光,讲述六十年代初南方水乡油麻地小学及其周围人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刚才,我们讲的这些故事穿起来就是整本书的主要情节,每个故事中都能找到桑桑的影子。我们阅读整本书时首先就是通过泛读,了解故事情节。
任务二:选读,感受人物的生长环境。:
6.现在,我们初步了解了《草房子》中的故事,那么我们喜爱的草房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呢?选读书中的环境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环境美丽
7.小结:是呀,书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美丽的草房子里,以及它的前后左右周围。同学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每部作品或每篇文章作者都用最美的名字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地点、事情的主要内容,或者他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就像我们今年学习的第5课-----《装满昆虫旳衣袋》,所以我们读书时也要关注书名。
8.冬暖夏凉的草房子,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古朴与温馨。刚才,我们通过选读,感受书中人物的生长环境。这是我们阅读这本书的第二个方面(出示:)我们给他改变一下,你再看看它变成了一首小诗。《人民文学》副主编肖复兴说“《草房子》是一首诗”文中有多处这样的环境描写大家读书时一定要关注。
任务三:精读
1、从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个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那么,大家回忆一下语文课堂上我们是怎样感受人物形象的呢?(出示: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神态、典型事例、侧面描写等)
师结: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神态等各个方面来感受人物形象,这就是精读的方法。(出示:)
2、刚才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大家关注最多的就是的秃鹤。现在,我们就运用精读的方法,集体交流秃鹤的形象.(PPT出示)
4师结: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秃鹤形象。尽管一开始很多人都在嘲笑秃鹤,但是,他能用自己的一份特长,为油麻地小学争得了荣誉!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他由一个外形丑陋、自卑、孤独、男孩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有自尊的少年。秃鹤的成长历程,对我们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启示?(出示:读书要对照自我,走进故事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5.老师读完感觉,它是一部成长小说,也是一首成长的诗。确实,书中的人物都在故事里慢慢长大。俗话说: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你们觉得书中的这群孩子仅仅是年龄在长大吗?
6.此刻,草房子已深深印在我心中:草房子如诗,如歌,如画,带给我们童年的回忆、美的遐想。当用心读草房子,你会与它融为一体。当我们回眸,你觉得它还仅仅是一座座普普通通的草房子吗?(生各抒己见)
7.一起感动:这本书已经有15万的小朋友读着,并感动着。当同学们一口气读完草房子时,大家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本书封底的那段话:出示:他真正能感动今天和明天的孩子们。(齐读)所以许多人给这本书极高的评价。补充评价:
1.所谓《爱的教育》不过如此,这本书没有刻板教条式语言,只讲述了一个个让人流泪的故事,让你从那些人身上看到最宝贵的东西,清清楚楚的看到爱的影子,看到每个少年成长的美丽。齐读《成长的美丽》小诗
2这本书老师也在读,不知道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除了《艾地》《药寮》两章外,其余各章结尾都用了省略号?他们的故事结束了吗?我们读书时还要(读书要展开想象).
3.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这部成长小说?(读板书提示)
4.俗话说: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课后大家运用这节课所学的方法继续阅读草房子,相信你会从书中收获更多,下节课我们进行读书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