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习作有效性的课题研究总结
(2018-01-08 21:13:59)分类: 课题研究 |
指导学生习作有效性的课题研究总结
榆次区羊毫街小学 肖转凤
在校领导的支持和课题组成员的互相帮助下,续中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学生的习作水平有所提高,根据课题实施方案有条不紊进行研究,现将这一阶段课题组所研究过程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依据目标深入研究
1、依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逐步整合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充分利用课堂主战线有效地进行习作训练
2、在这一过程中尝试着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并积极主动进行阅读、品味语言魅力、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发展语文能力。
二、课题具体实施过程
1、加强对课题博客“妙笔生花”的管理,课题组成员积极上传在研究过程中有价值的材料,本学期分享上传博文材料25篇。
2、立足课堂,课题组成员从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入手,通过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创设情境,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提高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反复训练,突出读与写的重点、难点和连接点,着力使学生掌握阅读、写作技能的训练点,智力的开发点。逐渐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注重练笔方法的指导,练笔时,根据高年级的文本的特点对表达、过渡衔接等具体方法进行指导。着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3、定期参加课题会议,在反馈研究情况中,与同事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并积极参加学习相关教学理论和文献资料。
4、开展课题研究研讨课。本学期科研与校本教研结合,安排了两节专题研讨课,我执教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节习作研讨课,温小祥上了一节《云雀的心愿》教学观摩课,课后课题组成员针对两位执教老师在练笔的指导、评价、效果上各抒已见,提出意见或建议,相互交流,达成共识。
5、以研促赛。以团队力量通过集体备课、磨课、反复改进等教研活动,推荐参加了榆次区2015年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
6、加强学习培训促进课题研究。
三、初步成效,荣获成果
1、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观念,提高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能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训练价值,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活动的时间,引导 学生主动探索,乐于表达,提高了学生小练笔的水平。
2、我参加的2015年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执教的《广玉兰》习作指导课被评为优质课堂教学一等奖
3、积极撰写课题论文,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由于阅读量偏少,知识面较窄,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往往停留于表面,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有些困难。
2、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如何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这方面我需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