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结果,世界不同族群基因占比

标签:
文化 |
分类: 人文风情 |
基因研究结果,世界不同族群基因占比
http://p1.pstatp.com/large/ddb0007ec2797fcb399
游牧民族,尤其是迁徒到欧亚大陆另一端,后来建立多民族国家的土耳其人,原有的基因所占比例已经很低了(突厥基因)。
http://p3.pstatp.com/large/e4900002a75028915bc
中国人和西方对汉人基因解析的差异,主要在于有无蒙古人的基因上,由于采样地点、数量等原因,中国人自己的研究是相对可靠的。
http://p5a.pstatp.com/large/e4d0001596ba10007fe
民族大体能分为血缘民族和政治民族两类,血缘民族是客观存在的,指苗、满等由相同语言、文化和历史的群体,汉族即是典型的血缘民族,也是中国的主体民族。
政治民族出现在近代民族主义兴起以后,是为出于政治目的划分的民族,比如美利坚民族、法兰西民族等。如果美国没有从英国手中独立,那么美利坚民族将会继续被称为大英臣民。
政治民族并非单一不变,从历史进程来看,当国家处于战争时,多数统治者会倾向于某一单一的血缘民族,通常是主体民族,以便获取他们更多的支持,缺点是这样做往往伴随着对其他民族的压迫,引发反抗,例如希特勒德国。
因此,当国家处于和平时期时,统治者则会强调民族融合这一观点,来缓解不同血缘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但当国家面临外来入侵时,民族融合通常会削弱国民的战斗意识,让叛国者大大增多,尤其是在入侵者宣称接受当地文明时。
实质上,古今中外的统治者们,一直在根据形势不断调整政治民族的倾向,选择这两种方式中最为有利的。而民族融合在这一背景下,事实上从未中止,目前还没发现哪个民族是纯一基因血统的。
http://p9.pstatp.com/large/dd900057a8b94433761
在世界如海的民族之林中,汉人能够保障血统的相对纯正,其中大有文章。一个原因在于地理位置。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中部草原的最东方,这里又有隆起的青藏高原,茂密的热带雨林,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人口最繁多的地域隔离开来。
http://p1.pstatp.com/large/e4d000159bd4428bf05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就供养着非常庞大的人数,汉帝国的人口峰值高达5900万,数十倍、上百倍于周边其他民族。帝国内居住的人民则由同一语言、同一文字、同一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
因而,当游牧部落攻破长城,入主中原时,往往为了更好的统治国民,宣布接受当地的文化,最终被人口占据优势的中国人同化。
http://p3.pstatp.com/large/dd900057acaafae08d8第三个原因则只能归结于中国的幸运。
汉帝国末年,中国丧失了人口优势,大范围的瘟疫接连爆发,加上政府职权的丧失和普遍的战争,民众大量死亡,以致“家家有丧丁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张仲景全族本有二百余口,但不到十年间,就有三分之二的人感染瘟疫死亡。
作为名门望族、又诞生了医圣张仲景的家族尚且如此,平民百姓就可想而知了。同一时代的曹操的宣称,汉末活下来的人数,不足原来的百分之一。
http://p3.pstatp.com/large/e4e00002b0643601199
这一情况在三国鼎立时得到佐证,蒋济、陈群等人都曾上书皇帝,说到当时魏国的人口总和,“不及汉时一大郡”。吴蜀国情况也是如此,瘟疫消退后,经过数十年的人口恢复,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共只有767万。
人口优势丧失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文化遗产留失,兵役来源减少,生产能力下降。汉帝国的虚弱招致了游牧民族越来越频繁的入侵,内部的大家族则将庄园变成要塞,取代了政府在当地的统治。
这些自给自足的庄园破坏了贸易,因此城市规模缩小,帝国各地域之间的联系也渐渐变弱。再加上农民起义和军阀兼并,这种混乱的局面,正如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上各大帝国崩溃时所面临的情况相似。
不难想象,此时的游牧民族一旦入主中原,阿尔泰语将会代替汉语,牧畜经济将会代替农耕经济。但中国是幸运的,一位能干的大臣建立了新的王朝,在他和他的子孙的带领下,帝国在29次对外战争中,取得了其中27次的胜利,为帝国人口的恢复赢得了宝贵时间。
因此,当五十年后,五胡乱华来临之际,中国人又能以较为庞大的人口来应对他们。事实证明,古代中国人的繁衍能力是非常强劲的,作为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北方地区,中国人轻易地将入侵者同化了。而为了躲避战乱、迁徙到南方的中国人,又将南方中国化了,因此,当中国重新统一以后,猛然发现,中国一词的涵义,已不再仅区限于中原一隅了。整个帝国,都是中国。
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