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莹润如雪话白端

标签:
转载 |
莹润如雪话白端
金笛子 图/文
http://s16/mw690/0069vCW3gy6V97sU3MPbf&690
http://s15/mw690/0069vCW3gy6V97urjHgae&690
http://s8/mw690/0069vCW3gy6V97wcJcH47&690
http://s12/mw690/0069vCW3gy6V97yb7PZ5b&690
http://s10/mw690/0069vCW3gy6V97CrdSFd9&690
http://s8/mw690/0069vCW3gy6V97D1UXRa7&690
http://s3/mw690/0069vCW3gy6V97DTW4Ga2&690
在以紫色为主调的端砚大家族中,白端真可谓别具一格。用老坑、坑仔、麻子坑制作的端砚都以“呵气研墨”,书写流畅且不损毫为优良特性,而白端并不发墨,其色洁白如雪,莹润如玉,卓然不群。还因为它出自著名的七星岩名胜风景区内,历代禁止开采,故雕琢极少,堪称稀罕。
虽然有关用七星岩白端石雕琢砚台始于宋代的说法证据不足,但是,端州白石村的得名或许能从一个侧面印证白端生产历史悠久。明代万历时期文房四宝学者屠隆在《考盘余事》中述:“朱砚:……或用白端亦可” 这是人们在砚着中首见白端之名。之后,明末及清代砚学家们对白端多有记述。清·阮元主编的《广东通志》记载:“白端石出自七星岩,石理细润而坚,不发墨,工人琢为珠砚及几案盘孟之类。”
目前全国各地出产的白石砚台种类较多,且与白端外貌相似相近鉴别困难,又让驰名白端增添了几分神秘。
如雷贯耳“叮咚井”
稀罕的白端石为肇庆七星岩独有,其中又以七星岩排列榜首的玉屏岩所产称冠。玉屏岩因其状如屏风,岩石如白玉故而得名。
但凡学者说到白端,必定说到玉屏岩和玉屏岩上的叮咚井。统一的观点是:白端石以玉屏岩为佳,而玉屏岩上的白端石又以叮咚井最为上乘。了解古人采凿白端石的情况,约了广东省非遗(端砚)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程八,端砚知名收藏人士赵丕宽等人,我们前往玉屏岩一探究竟。
沿着玉屏岩北坡往上攀登,没走多远,程八指着山道旁的一处岩石说:“看,古时,这里也是一处白端石采掘点。”我们仔细观察,果不其然。虽然历经风侵雨蚀,峭壁间的岩石上,人工采凿的道道痕迹清晰可见。在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研中,星湖普查队共发现了11处白端石采凿遗址,主要分布于七星岩景区内的玉屏岩和石室岩南麓,具有规模较小,分布零散的特点。
继续往上攀登,我们来到了玉屏岩半山腰的双珠径。这是一条狭窄的石缝隙,两旁峭壁耸立。径上镶着一大一小,一上一下两块石头,宛如神龙张口吐珠,欲坠不坠,惊心弦目。古往今来,数以百年,两块石头就是这样从未移动过。径的西侧留有广东著名学者商承祚题刻:“双珠径”。史料记载,双珠径以前曾是人们集中采凿白端石的地方。离双珠径东侧数米之处,有一个长形石坑,旁有石刻:“叮咚井”。
说是“井”,不如说是一道狭窄的石坑更加贴切。因其宽仅一米,长不够十米,深约七八米。峭壁留有大量采凿的痕迹。程八告诉我们,年轻时候他看到的叮咚井远比现在深邃得多,往里投石,可以听到石头滚动叮咚作响的声音。
叮咚井为何这般狭深,极不利于白端石的开凿?程八解释说:砚石都有各自的矿脉带,越往井下深处探采,石质越发莹润,既要追逐优质石脉,又要省工省力,局限一处,日久天长,巨石便被采石砚工开凿出一条深邃的石径。在这样狭窄的坑洞采凿出来的石料十分有限,物以稀为贵,白端被视为砚中珍品也就不难理解。
程八介绍说,精品白端石其特征应该是细润如玉、莹白如雪,纤尘不染,绝无杂质。同为七星岩所出的普通白端石,其石材纹理较粗,色不甚白,石头中往往夹杂着黑红等色石纹,被冠以白锦石。端砚市场上,精、粗两种白端,价格前者往往是后者的五至十倍。
市场白端鱼龙混杂
明代中期,白端石曾被大规模开采。万历年间,两广总督戴凤岐为保护七星岩山体不再遭受破坏,于石室岩洞外东壁以石刻形式立下“泽梁无禁,岩石勿伐”的官府告示,严令禁止开采。但是,到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禁律松弛,更大规模的开采行为再次出现。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记述,当时肇庆有逾千居民以采凿白端石为生。我们现在看到的玉屏岩双珠迳、叮咚井均为那个时期的开采遗迹。
据说,清代顺治年间,靖南王耿精忠在广州兴建王府,看中了珍贵的白端石。
为了雕琢王府门前一对石狮,竟然下令开采七星岩白端石。虽然凿出了两具胚石,却在以船运往广州行至羚羊峡时发生意外,船沉石没。靖南王一怒之下又命再取。
民国21年(1932年)9月,七星岩公园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作为风景名胜的七星岩这才真正得到有效保护。
纵观现在端砚市场,白端并不鲜见。那么,市场上的白端从何而来?端砚技艺传承人程八一语惊醒梦中人: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所谓白端,除了少量属于民间作坊流传下来的真品,多为其他地方出产的汉白玉石(纯白色大理石),尤以广西的白石居多,真正的白端与其他两者之间的价格天壤之别。
如何鉴别白端的真伪,我们回到程八端砚制作室。程八拿出两方白端让大家区分,仔细端详,两方砚台同样材质细腻,莹润洁白,难分仲伯。有道是:假作真时真也假!
程八告诉我们,市场上用汉白玉石制作的假冒白端足以乱真。真正的白端细腻洁白,不透而润,肉眼一般看不到斑晶。广西白石虽也洁白,但仔细察看,其石质粗且干燥,缺乏端砚那种厚重的浑润感,石上有斑晶点点,微透。用手指敲击,真正的白端会发出清脆的声响,而汉白玉石音质沉闷。如果这些方法还是不能确定,那就需要用刀具刮出一些石末,用手搓搓,白端石粉细腻如膏,汉白玉石和广西白石的石粉明显粗糙。
曾作朱砚和化妆品
白端虽然稀罕,但并不发墨,文人墨客鲜用,多拿来观赏把玩。古代官员需用红墨批示文件,这就使用到朱砚。较之紫端和绿端,白端更能清晰地显示出颜色。所以,古人喜欢拿白端作朱砚使用。清乾隆时期的陈龄在《端石拟》中这样描述:“七星岩:……产石名白端,色白如雪,作朱砚最佳。”
受开采限制和市场需求制约,白端生产向来就少。用白端石雕刻的朱砚奇货可居。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3年举行春季拍卖会,曾经展示过一方据说是乾隆皇帝曾经使用过的白端。其状为椭圆形,墨池作偃月状。砚背满工海浪翻卷,落花随水逐波,五尾鳜鱼徜徉其间,雕工异常精细。
白端洁白如雪,质地细腻滑嫩,不但是琢制朱砚的上乘石材,以前还是岭南妇女的化妆品材料。清嘉道年间江藩《端研记》中记载:“白端石:肇庆府七星岩石也……其最白者碎以为粉,妇女用以敷面,名旱粉。”
旱粉也称干粉,在古代,“端州干粉”与“惠州眉笔”以及妇女画眉的颜料“始兴石墨”齐名,三者均为清代岭南妇女常用的化妆用品,堪称一绝。
图片说明:
1、玉屏岩“叮咚井”前,程八讲述白端石的采凿历史。
2、玉屏岩双珠径以前曾经是人们集中采凿白端石的地方
3、玉屏岩上的白端石
4、清代时期玉屏岩白端石采凿点
5、黄岗白石村制作白端的小伙子
6、程八制作的白端砚
7、程八制作的“古琴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