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朵朵说话了——记一个选择性缄默症儿童的转变
(2011-06-24 20:58:47)
标签:
论文教育 |
分类: 教学论文(6) |
朵朵说话了
——记一个选择性缄默症儿童的转变
高淳县教育研训中心幼儿园
【案例实录】
朵朵于2007年9月来到我们班,当时是小班。在我记忆中,她白白净净,象个小洋娃娃,长相十分讨喜。刚开学的前几天,她是班上哭得最凶的一个,别的孩子哭哭停停,只有她整天都在哭,一边哭一边重复着那句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快点来。”无论我们怎么哄都哄不住,只有睡着了才停一会儿。大约两个星期后,朵朵渐渐不哭了,也能看到她的笑容了,我们十分高兴,在我看来她和所有新生一样,已经平稳地渡过了分离焦虑期,接下来该是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开始愉快地集体生活了。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朵朵选择了沉默,她不再开口说话,那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快点来”竟是我们听到她说的唯一一句话。小朋友们都说朵朵是哑巴,在小班整整一年她没有说话。这一年,她家人十分焦虑,我也同样焦虑。
情景一:
早上,朵朵入园后,为了逗她说话,我故意问朵朵:“今天是谁送你来上学的呀?”朵朵不回答我,我又问:“是爸爸吗?”朵朵摇摇头,“是妈妈吗?”朵朵摇摇头,“是爷爷吗?”朵朵点点头。朵朵在幼儿园一直是这个状态,对于别人的提问,只要能用点头或摇头来回答的,她就会点头或摇头,倘若需要说出具体内容,她就沉默不语。
情景二:
歌唱活动《苹果》时,老师要求大家集体唱,我偷偷观察朵朵,分明看到她的嘴巴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动,当然不知道有没有发出声音,但可以判断出她会唱了。可是一旦我要求她单独来唱时,她又沉默了。
情景三:
下午放学,爷爷接朵朵回家,爷爷要求朵朵跟老师说再见,朵朵总是招招手,牵着爷爷的手就走了,她不会开口和老师说再见的,等出了校门大约100米的樟树下,朵朵就开始说话了。天天如此,妈妈描述朵朵在家里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活泼、好动、能说会道,甚至有些“疯”,每天晚上回家后特别兴奋,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幼儿园里发生的一切她都能一五一十地告诉妈妈,每天在家里模仿老师上课、点名。
情景四:
2007年12月6日这天,我记忆深刻,因为这天朵朵开口说话了,这是朵朵入园3个多月以来第一次开口说话,这件事着实让我们三个老师兴奋不已。事情是这样的:这一天是家长开放日,朵朵的妈妈来了,整个上午有妈妈陪着朵朵异常兴奋,她虽然不和我们说话,但她一直是和妈妈说话的,午饭时,妈妈要走了,朵朵没有哭,高高兴兴地和妈妈再见了。午餐过后,小朋友排着队去午睡房,路上佳佳说:“赵老师,朵朵说话了。”我仔细一听,朵朵果然在说话,而且说话声音很高,进午睡房以后,朵朵仍在说话,她说话的内容大致是:“我家有天线宝宝,我家还有福娃。”为了确定她是说话了,我就问了她一些问题:“爸爸叫什么?妈妈叫什么?你家住在哪里?你们组上有哪些小朋友?”朵朵都是有问必答,最后兴奋地唱起歌来。看到朵朵奇迹般地说话了,我们特别高兴,奔走相告。可是午睡起床后,朵朵又不说话了,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如故,我们的情绪从高峰跌入低谷。
情景五:
妈妈十分焦虑,几乎每天就朵朵的事与我信息交流。朵朵妈妈提出带朵朵来我家做客,想考察朵朵究竟是什么原因不说话,是不是害怕老师。这一天,朵朵来到我家,我热情地招待了她们,她在我家和在幼儿园完全判若两人,她能轻松地和我交谈,我问什么她就答什么,能说会道令我惊讶,我问她:“朵朵你为什么在幼儿园不说话呀?”她说:“我嗓子疼。”
【成因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朵朵不说话的原因,我和朵朵的妈妈进行了一次深入交谈,交谈中得知,朵朵妈妈在生朵朵之前有过一次痛苦的经历,在朵朵之前妈妈曾生过一个男孩,因为早产男孩夭折了,所以妈妈怀上朵朵时,一家人就特别紧张,生怕再有什么危险,结果朵朵又是早产,这更让一家人担心。所以朵朵从小到大就在百般呵护中成长,爷爷奶奶轮流看护,很少与别的孩子接触,性格孤僻胆小,自理能力很差。据妈妈说,朵朵一直不怎么主动与人交流,即使有一大群孩子在一起玩,朵朵也是自己玩自己的,很少与人交流,只是自言自语,这些年来在家里只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除此之外其他人都不喊。
根据上述情况,我在网上查阅后确定朵朵的症状就是典型的“选择性缄默症”,
临床表现为:本症大多于3-5岁起病,女孩多见,主要表现为沉默不语,甚至长时间一言不发。但这种缄默有选择性,即在一定场合下讲话,如在家里或对熟悉的人讲话,而在另一种场合就不讲话,如在幼儿园或对陌生的人。从朵朵的现状分析来看,长期的过度保护让孩子过于敏感、胆小,选择性缄默多半还是没有安全感,紧张焦虑造成的。在得到朵朵妈妈认同后,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来帮助朵朵改变现状。
【采取的措施】
1、周末聚会
为了让朵朵有更多的机会和小朋友接触,消除紧张与焦虑,妈妈打印了许多朵朵的名片,上面有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发给了班上每个孩子。几乎每个周末都邀请小朋友们来家里做客,有时候老师也会参与其中。在家里朵朵很放松,与同伴、老师有说有笑,玩得很开心。
2、做老师的小帮手
为了锻炼朵朵的胆量,我们会有意识的请她做我们的小帮手,吃饭时帮发碗筷,画画时帮分发油画棒,早上拿体育器械等,除此之外老师还格外关注她,给她多一份关爱,让她喜欢老师以消除焦虑情绪,增强自信。
3、成立帮扶小组
朵朵从不主动交往,下课时或开展游戏时她总是很孤独,为此,我特别安排了三位性格活泼、主动的女孩,成立了一个帮扶小组,专门长期做朵朵的玩伴,一到下课就主动陪朵朵玩,朵朵也逐渐感受到与同伴游戏的乐趣,从此不再孤独。
【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