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言无忌

(2015-11-03 19:47:05)
标签:

杂谈



李云迪在韩国首尔演出中出现失误的事,在网上引发热议,毁誉失衡,弹赞失据,各路的大碗儿也都愤然执言,或痛惜、或哀婉、或鄙视、或痛斥,吵吵嚷嚷,莫衷一是。
其实,演奏家在演出中出现失误,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演出事故。而且,出现这样的失误,背后可能会有多种原因,舟车劳顿呀、失眠缺觉呀、积食胃胀呀、脚气发痒等等,都可能是原因之一。但通过一次演出中的失误,就斥之为“疏于练习”“荒于嬉”“给中国人丢脸”“当伴郎比当肖赛评委更重要”时,未免就有了道德绑架之嫌。因为,仅仅的一次演奏失误,真的联系不到生活中如此多的方方面面。话说回来,就算终日练琴不辍,在练琴时悬梁刺骨,也未必可以避免在演出时永不出错。
一次演奏上的失误,不代表他就不是一个优秀的演奏家;同理,一个平庸的演奏者,就算演出中无失误,也未必是个中高手。音乐中的微妙之处,并不是“馒头是麦子做的”那么准确而简单。
对一个成名演奏家的一些生活内容和参加一些其它活动,都归结为这次演奏失误的起因,未免太不厚道。岂不知,所谓的“疏于练习”和“荒于嬉”应是技艺退化,乃至从技术上能力上完成不了《肖一协奏曲》的演奏,李云迪这次的失误,完全不是这样的情况,那些发挥了头脑风暴中的贬挞言论,更多的让人感到有些人一边用表面上的痛心疾首怒其不争的谴责,一边在人后享受幸灾乐祸墙倒众推的快感。
音乐是一种世界语言,每个人在音乐的语境里,都会有着不同的表达和感受。演奏者在台上失误,是任何一个演奏家都要极力避免的事,虽然极力避免,却也无法防止它永不发生。这种事,以前有,现在有,今后还会有。
当今的社会环境,很难再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练基本功”的演奏家了。一个天才的演奏家也绝不会因为当了几次“伴郎”和参加了一些商业活动就技艺大退。这中间,更重要的是演奏家的自我调整和协调好练琴、演奏、商业活动和偶尔当“伴郎”的关系和比例。
作为一个曾经专业的钢琴演奏学习者,想告诉大家,《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对李云迪这样的钢琴演奏家而言,并没有多大的技术挑战。但演奏一个协奏曲作品,首先要和指挥、乐队有着很好的配合和默契,演奏中,不但要掌握作品的风格,还要有自己在演奏中的再创造,演奏一首作品,无一例外地要经过:试奏—练习—理解—创造—背谱—上台演奏的过程,而在演奏中,还要运用不同的技艺、多声部的解析交代、复调的交融避让,无穷尽的色彩变化、抒情段落的咏唱和炫技时的情绪宣泄。尽管手上已是忙活程度已达到人类手指的灵活极限,脚上还要有踏板的控制和转换,一首时长30多分钟的乐曲,真没数过由多少音符组成,但你必须熟记于心,然后通过演奏呈献给听众。当综合所有这些因素时,我们也许知道,做一个出色的演奏家,其实并不容易。
让我们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一个演奏家的“偶尔”失误吧,让我们摒弃病态的杂念去聆受音乐吧,让我们的心房里回荡的是音乐的美妙吧,让我们在音乐的抚慰中唤起对艺术乃至对生活的爱意。
在当今的社会,谁都不容易。

(写于自江苏返京的途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北京驾车
后一篇:重大发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