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印象
(2012-10-03 23:31:38)
标签:
杂谈 |
十·一长假,自北京驱车1300余公里,穿过河北、河南,到达湖北历史文化名城——荆州。
荆州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凡411年,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就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诞生了灿若群星的历史名人,爱国诗人屈原、励精图治的楚庄王、楚国一代名相公孙敖、吴国名将伍子胥、唐代大诗人岑参、明朝第一名相张居正等。更有三国时期对这座兵家必争名城的反复争夺,有刘备借荆州在先,有关羽大意失荆州其后,明枪暗箭,巧取豪夺,运筹密室,纵横捭阖。远古的硝烟虽已散尽,今时的感怀历历在目,历史的烟云诡谲,时空的变幻莫测,都不能遮掩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我们眼中的栩栩如生,在我们心中的呼之欲出。这就是传承,既有文化,也有血脉。
少年时期,从《三国演义》里,便对荆州有着无限的向往和遐想,曾千百次的憧憬,让自己站在这片演绎着无数个动人故事的土地,为了和激荡着内心的故事和历史人物距离更近,为了突破时空的阻隔和这些魂牵梦萦的人与事做探求的交集,甚至会有豪情干云的狂想,幻想自己也生在那个年代,骑追风烈马,持五尺红缨,或城头御敌,或蹈敌战阵,与关羽一道拱卫这座心目中的名城。
一到荆州,当晚第一件事就是瞻仰荆州古城墙,把车停在路边后,抬头一望,在夜晚的苍穹衬映下,荆州古城楼和城墙赫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顿时心跳加快,内心的激动无以形容。我强抑着,停下了脚步,让目光缓慢地掠过这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仍傲然耸立的砖墙,在它强大的气场压迫中,我彻底地忘记了我生活的年代和周遭的一切,好似魂魄已附着在那些古砖之上,思绪也融入历史的沧桑。我分明听到远古时攻城战士的呐喊,守城兵将的嘶吼;我分明看到攻城的梯子刚搭在城墙上,转瞬又燃烧着与梯上的兵士一道坠入护城河里;我竟然看到,一柄反射着清冷月光的青龙偃月刀,印映出一张红色的脸庞和硝烟中飘扬的美髯……
马路上的车行人走,把我拉回到现实,我步履急促起来,快步走过繁忙的马路,越来越走近城墙,越来越走近我心中轰然作响的交响。
但见,黝黑的护城河的两端,缀满了艳俗的彩灯,河的两边,竟然是喧闹无比的夜市,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在城墙的东门上端,两个黄色的霓虹,显出“荆州”的字样,字的下面,是一条穿过城墙的马路,一派车水马龙,穿流如织的景象。城墙上,在背景灯的映照下,错落的插着一些三角旗,估计是白天提供给游客拍照用的,在这样一片现代社会的无序和嘈杂里,城墙无奈而孤寂的坐落在一片铜臭和媚俗的商业气息中。
我愤怒,不仅仅为这个赋予着辉煌历史信息和文化符号的城墙,而更多的是为毁灭这种文化传承的今人及那些尸位素餐的城市管理者;我悲戚,我们有什么权利漠视和糟蹋我们祖上和先贤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承!让如此珍贵的历史古迹,在艳俗的包裹里悲鸣,在小商贩的叫卖声中蒙羞!?
现在随便打开城市官员们的简历,学历大多是本科或研究生,我真的不能理解,具有如此文化结构的官员们,何以做出如此数典忘祖的“业绩”?何以让远道慕名而来和这座千年古城的后代,在凭吊瞻仰先人的人文风貌时,要忍受着驴唇不对马嘴的霓虹和商贩声嘶力竭的叫卖?你们真的不怕在你们百年之后,后人也给你们铸上跪像,跪倒在这古老的城墙前,让游人都用鄙视谴责的目光,射向你们肮脏的身上?
穿过东门,便是明朝第一名相张居正的故居,放眼望去,嘈杂依旧,实在不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前往观瞻。掉头向车的停靠地走去,路过城墙时,我羞愧的无法再抬眼看看这附着着无数历史故事的古迹,我用双手捂住双耳,不想在无声的城楼前,再听到叫卖的嘈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