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番禺职院刘文明的博客
番禺职院刘文明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071
  • 关注人气: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理明说】别让“野导游”浑水摸鱼

(2025-05-28 09:50:48)

别让“野导游”浑水摸鱼

刘文明

近日,一段导游的讲解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一名导游在圆明园指着雨果雕像,向游客介绍说:“这就是下令火烧圆明园的人。”对此,不少网友质疑:这明明是法国作家雨果,怎么就成了下令火烧圆明园的人?圆明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回应称,该雕像位于圆明园景区的西洋楼景区内,确系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视频中的导游并非景区官方导游,景区官方导游都要身着蓝色工服,且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目前,管理处已在着手调查此事。(527日《中青评论》)

总体上看,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已逐步提升。随之而来的必然现象是,外出旅游观光、感悟历史文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休闲娱乐长见识的不错选择。周边一日游、半长途两三日游、区域长途一周游、出国十日游等项目层出不穷,满足了各类出游者的要求。

正因为旅游需求多,市场大,所以催生了“野导游”乱象。所谓“野导游”,通常是指未经合法许可、未取得正规导游资格而私自从事导游工作的不法人员。一方面,因为缺乏监管,他们可能会在带领游客过程中,发生欺诈游客、强迫游客购物、擅自变更旅游行程、蓄意从中谋利等行为;另一方面,因为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容易导致歪曲、误导等问题。

显而易见,“黑导游”给游客和旅游业带来了不少危害。首当其冲的是“野导游”严重扰乱了导游市场秩序。正规导游需通过严格考试取证,并且要遵守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而“野导游”却能“零门槛”进入市场,以低价揽客等不正当手段抢夺客源,破坏了导游行业生态,让正规旅行社和导游业务受到冲击。

“野导游”在知识传播、价值弘扬方面也存在严重隐患。因为缺乏专业训练,历史文化知识水平低,在讲解时容易信口开河、胡言乱语,传播错误知识。比如在圆明园内乱点“雨果”鸳鸯谱,就是一个明例。旅游的重要意义在于增长见识、了解历史文化、开拓视野、激发愉悦感、提升幸福感。而“野导游”错误讲解不仅无法让游客达成目标,倒会向游客传播错误认知。更有甚者,还有“野导游”为了吸引眼球或达到其他目的,刻意传播庸俗、有害信息,甚至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对游客的价值观形成负面影响。

“野导游”危害大,隐患多,必须视之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景区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提供者,在治理“野导游”问题上责无旁贷,要强化监管监督机制,加强对景区内导游人员管理。首先要建立严苛的导游持证上岗制度,对进入景区的导游进行合法身份查验。其次要加强日常巡查,通过便衣巡逻执法、监控随时调阅查看、AI技术抓取对比纠察等多种手段,及时发现和查处“野导游”。一旦查实属于“野导游”,必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提高其违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慑。三要加强导游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为游客提供高质量讲解服务,让游客从正规导游讲解中能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从而挤压“野导游”的生存空间,让其无处遁形,无机可乘。

良好社会治理,需要人人参与。对此,旅游者也要慧眼识珠,对“野导游”保持谨慎警惕,选择景区官方推荐的导游或正规旅行社的导游,并仔细查验导游质证,切勿贪图便宜,轻信“野导游”的信誓旦旦。殊不知,便宜“馅饼”的背后,可能就是各种消费“陷阱”。因此,凡有发现“野导游”,游客们不能袖手旁观,而要用正义感担当,勇敢站出来,及时举报上去,最终协助执法部门精准打击铲除,为规范净化旅游环境担当献力。

注:本文刊登在2025年6月1日《番禺日报》【有理明说】别让“野导游”浑水摸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