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理明说】理性看待学生怒怼老师

(2023-10-19 09:19:04)

理性看待学生怒怼老师

刘文明

最近,南京某高校学生半夜抗议罢演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广泛讨论。学校要举办晚会,老师要求学生晚上11点彩排。指导老师面对疲惫的学生大声呵斥:“你们是演员,要有这一份必要的修养。” 而学生毫不相让,坚决反驳:“我们是学生啊,老师!”“我们是演员吗?我们有钱么?我们基本上都是白打工!”“该拿的学分都拿到了!”(1018日《搜狐新闻》)

后续相关报道,进一步还原了当晚情况。为了使得晚会演出达到理想效果,在学校搭建好演出舞台、调试好音响后,相关负责老师要求所有参演学生再彩排一遍。或因彩排效果未能达到老师的理想状态,于是彩排一直持续进行,直到深夜11时,现场一名学生因天气太冷实在坚持不住了,便当场怒怼老师。

不论古今中外,师生关系是除了亲子关系之外,最为亲密亲近和无私无求的纯洁关系。在象牙塔一般的校园里,老师爱护赋能学生,学生尊敬推崇老师,教学相长,彼此成就,即是美好而传统的师生共处共生模式。尤其是在我国,尊师重教传统由来已久,常以老师如父如母,学生如子如女”形容师生关系

因此,在一所大学校园里,学生和老师如此互怼,且学生言辞激烈、钱不离嘴,实在有失体统有些不可理喻这也让教育者尤其是高校教育者陷入深思:是教育本身出了什么问题,还是社会心态在校园里有所投射?是学校教育取向出了偏差,还是社会价值判断出了问题?是学生思维方式出了问题,还是教师教育方法出了问题?在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教学生态的语境下,老师对学生的爱心、耐心、责任心还有几何,学生对老师的尊崇心、敬畏心、包容心还有多少?

对于学生与教师互怼之事,网友两类观点。一种认为老师没做好,大半夜反复彩排,没有顾忌学生感受,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没有把学生关照好爱护好。另外一种认为现在的学生“太自我、太功利了”,“太不能吃苦了!”、“太不礼貌、太不尊重老师了”。甚至还有网友现身说法,自家孩子不情愿帮老师做事而愿意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打一会儿游戏为例,联想自己当年当学生时,珍惜机会表现,能被看中、选中帮助老师做点事倍感荣耀”,感叹“今非昔比”

以三全育人的视角,即可以理性看待此事。对老师而言,把一台晚会组织好排练好演好,就是一份阶段性工作任务。老师的认真劲头就是对于工作任务和岗位的敬畏毕竟组织好一台晚会干好一件事,就组织纪律性、团队奉献精神和集体观念,就要有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就要做到精益求精正是在此过程中,工匠精神教育、立德树人目标得以潜移默化地实施实现。毕竟在大学里大学老师眼,时时都是育人课时,处处是育人课堂,事事都是育人教材。

不得不承认,当代的大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多,见识多,有自己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敢于直接发表意见和建议,这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在大学这个育人场所,面对当代个性鲜明的大学生,高校教育者要顺应变局,善教会教,掌握规律,讲究方式方法,做好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构建平等、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当然,这更需要师生共同经营维系。学生们一言不合就撕破脸皮,不讲情义,不留师道尊严,当面跟老师顶嘴互怼带着强烈的功利主义事动不动谈钱讲价要不得而应心平气和,虚心接受教育和引领教育者掌握规律,不了解当代大学生特点和状况,不亲近、心疼体谅学生,任由自己性子,工作不细腻不切实际、不从育人出发,方法简单粗暴,蛮干硬干瞎指挥要不得,而应以平等心态,学生成长成才计议,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和引导,求得学生理解支持和信任找到育人的平衡点和师生目标最大公约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