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明说】这届年轻人更要多读书
(2023-04-20 10:04:47)这届年轻人更要多读书
刘文明
在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香港演员王丹妮和刘俊谦在颁发最佳编剧奖、念到获奖人麦天枢的名字时,遇到了“糗事”:先是王丹妮不认识这个“枢”字,向刘俊谦求助,刘俊谦也不认识这个字,于是两人干脆跳过该字不念,场面相当尴尬。王丹妮随后为此道歉,称对大会和得奖者都感到非常抱歉,对于这样的情况自己责无旁贷,愿意吸取教训。(4月19日《环球时报》)
如果冷不防遇到个生僻字不会读甚至读错,倒是可以理解。可是这个“枢”字绝对是个再常见不过的字。如果二人中的某位不认得这个“枢”字,也倒勉强可以接受;可是偏偏两个演员都认不出来。再退一步说,如果是在私底下,如果二位是普通大众,不认得这个字也倒罢了,可是二位偏偏是知名演员,偏偏又在那么大的舞台上、那么多的聚光灯下。作为公众人物,在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盛事上,二人居然出此“洋相”,尤其实属不该。至少可以反映出这二人读书不多,真才实学不高,职业精神不强,业务能力不精,准备功课不足。
读此新闻,让人不禁想起早前一位老戏骨的“飙事”来。大约在两年前,93岁的老艺术家田华先生,面对演艺圈的乱象,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田老一针见血地说,现在许多年轻演员在片场要么抱着手机玩,要么嘻嘻哈哈没有一点认真拍戏的样子,表现得很不敬业。完全没有过去老一辈演员们演戏时的认真和敬业状态。那时候,大家都特别注意读书、学习和思考,就连私下都在认真琢磨如何提升演技。
和田华先生的看法相似,敏锐看到这个问题的还有高校老师。通过时间纵向对比和空间横向对比,老师们发现,无论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跟过去的高校大学生对比,目前的青年学生,到图书馆里看“闲”书、读课外读物、啃大部头名著的越来越少。大家若是读书,也往往只读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或各种各样考试考证资料书。换言之,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带着功利心的阅读越来越多,纯为修身养性而读书的越来越少。
实事求是地说,那些愿意把时间花在图书馆里的人,都还算是好的。目前,读图时代、音频视频、阅读快餐化、功利化时代以及社会快节奏快速到来,已经很难让人秉持闲情逸致和平心静气沉浸书中。和过去相比,现在书籍很多,印刷也很精美,但有时间、能潜心读书已经成为奢侈,认真读书之人也成为稀缺。取而代之读书的,有忙不完的任务,以及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还有目不暇接的各种短视频。玩游戏、刷视频的必然结果就是,等到发现大量的时间在指尖溜走,然而并没有留下什么营养时,悔之晚矣,空悲切之。
一等好事的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今年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此时提点一下这届青年人,恰逢其时。玉琢方成器,人学才知义。“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读书即与高尚人谈话。”读书可让人增智、长识、懂礼、知耻、明理。青年人务必谨记,学富五车可以造就好气质厚修养,这才最能打动人。如果不学无术,甚至连常见字都不认得,想他演出好作品、做出大事业恐怕只是奢望。作为堪当未来国家建设大任的青年大学生,更是读书好时节,务必戒浮躁心态,静下心来,把碎片化时间用起来,抵制快餐化娱乐,少刷视频、少玩游戏,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内心世界,涵养工匠精神,为幸福人生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