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明说】让家国情怀激荡心田

让家国情怀涤荡心田
刘文明
金秋十月,气爽花香,江山秀丽,果穗丰盈。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在美丽乡村,无论是在大街、村庄与田野,还是在商场、社区和学校,当鲜艳的五星红旗被渐次成片地高高悬挂起来、成为一道特别靓丽、特别喜气洋洋风景的时候,国人就知道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已经踩着秋天丰收的鼓点,如约而至。
国庆时日的五星红旗和国歌,更有非比寻常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此时,我们耳目所及,放眼看到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侧耳听到义勇进行曲雄壮响起,一种由祖国日益强大、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幸福感、自豪感、仪式感便油然而生,由此升腾的强烈的爱国情怀更加浓烈,伟大祖国的凝聚力备感激荡。因为有鲜明对比,才有强烈感受,尤其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国际社会动荡不安,局部战乱不断,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伟大祖国国泰民安、风景独好,更加令人珍惜和自豪。
这种自豪,说白了就是一种朴素自然、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家国情怀。有家国情怀之人,必立爱家爱国之志,必显爱家爱国之心,必讲爱家爱国之言,必行爱家爱国之事。古往今来,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爱国志士,灿如群星,映照山河。其中,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陆游,有“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的爱国热忱,报国精神,光耀千秋,温暖人心。
乍听起来,家国情怀好像很大,好像距离我们很远,好像摸不着、抓不到。但是实际上,家国情怀就洋溢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具体体现于我们言谈举止和行为之中。作为高校老师和学生,如果能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伟业、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固然是很好的爱国行为,但是能扮演好一颗有情有义、敢于担当的“螺丝钉”角色,从爱岗位、爱组织、爱学校、爱人爱己的点滴做起,立足本职岗位和自己学业,以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的工匠精神,凡事尽到十分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护好集体荣光,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国。
说到这,笔者不禁想起两个案例。早年,所带学生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研习期间,我们学校学生敬畏各项学习生活规定,圆满顺利完成研习任务;在结束研习离开之际,每人都把宿舍卫生打扫干净、物品整齐摆放,和进住时一模一样。这一细节引起新加坡方面点赞。他们称,在那里研习的世界各地的高校学生中,中国番职学生这一趟研习,表现最出色,素质最高。他们进而得出结论:中国大学生棒棒哒!这对次学生触动很大,他们深切体会到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中国大学生形象,切实完成了一次爱国实践。说得再细小一点,我们的老师或者学生敏锐发现哪个地方水管破了、路灯坏了,哪个地方空调还在开着、教室灯走廊灯还在亮着、水龙头还在流着,可以随手关掉或者报告专人处理,这是爱校也是爱国的具体体现。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经过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孟晚舟女士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在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她说的这句掷地有声、感动了亿万国人的话。个人如毛,国家如皮。皮存毛才可附,国强民才方有尊严。让我们以奋斗者的姿态,以家国情怀激荡心田,自信自强,踏实奋斗,创造更加美好未来。
注:本文发表在2022年10月1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