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明说】让师者发出高光
(2022-09-08 10:44:55)让师者发出高光
刘文明
在第3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宣部、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他们来自高教、职教、中小学等不同岗位,身上烙印着地域、民族、性别等不同元素,但却都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其中,有人深耕思政领域、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有人勇攀科研高峰、取得显著成果,有人一辈子扎根基层、矢志奉献山区教育,有人创新思路方法、为学生倾注大爱深情。(9月7日《中国青年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自古至今对于教师的明确要求。在古代语境下,先贤对于师者提出了“传道、授业、解惑”三大角色定位和职业规范。随着师者概念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多元,除前述三项之外,还应加有“守正”之责。所谓教师守正,就是要求教师恪守正道,时时处处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牢固树立“良知、担当、纯真、友善、高尚”的价值观,真正坚守“四个相统一”,当好“四个引路人”,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发挥好教师在社会上的道德楷模引领和示范作用。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近十年来,我国教师队伍的量和质齐头并进,双双提升。在专任教师总量上,已经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44.4万人。以我国总人口14亿计算,教师总数与人口总数折算成万人131,这一数字与发达国家美国万人130大体相当。
总体而言,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我国数以两千万计的教师在三尺讲台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彰显了“大国良师”的风采和使命担当。但也不可否认,总有个别教师自我要求不高、置师德师风要求于不顾,顶风作案,成为了反面典型。比如,8月31日,教育部就公开曝光了第十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幸好,这7起典型案例涉事教师均已受到严肃处理,反映出各地各校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严惩处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起到了正风肃纪、以儆效尤的警示。
十分巧合的是,今年的教师节,与传统佳节——中秋节撞了个满怀,合二为一。在国人眼里,中秋之月本身就代表了温润、多情、光韵、高洁和圆满,这就让今年的教师节充满了更加美好的寓意和诗意。但愿天下所有的老师,都可以守护和秉持这份美好,以德修身、以德修心,以德修人,以高尚的师德之光,照耀学子心,也照耀所有人心。
注:本文发表在2022年9月11日《番禺日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