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明说】中学可取消或延期军训高校照常为好
(2022-08-18 12:27:14)中学可取消或延期军训 高校照常为好
刘文明
近期,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全国多个地市教育局及学校发布关于中学生军训的最新通知,将延期或取消军训。比如,8月14日,长沙市教育局下发紧急通知,全市所有初中新生一律停止军训,已做安排的学校立即停止。高中新生军训在气温35以上(含35)时段,严禁在室外开展军事训练。此外,江苏南京、浙江诸暨等地区也有学校紧急通知,军训、国防教育延期或取消。(8月17日《中国青年报》)
近些年,高中乃至更小年龄段的学生开展军训,逐步成为一种教育常态。因为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身体尚未发育成熟,个人自我判断、掌控能力有限,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第一等大事,视具体情况,因时因势而变,及时尽早叫停、取消或延期高温天的在学生军训,确实是保卫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切实必要之举,也是教育本身的应有之义。更为重要的是,当下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不容乐观,教育部门和学校此举也顺应了这一客观实际,家长和社会理所当然为此点赞叫好。
客观地说,这条新闻的示范效应不小,影响力颇强。信息一出,很快就波及一些高校和准大一学生。就有不少高校的领导们立即引起警觉,引以为鉴,开始反观查摆本校军训安排,特别是原本计划在大一新生报到之始就立即投入军训的高校,立即紧张起来,甚至即刻动摇自己早已既定的军训安排,紧急研究,组织人力,着手调整延期军训。这一波临时操作让学校教务部门“头疼”起来,因为军训延后必然涉及其他课程提前补白,因此就涉及到调整授课教师、教室实验实训室、讲义教材等具体事项,这些调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个调整,有人欢喜有人吐槽。欢喜者认为躲过了酷暑暴晒;吐槽者认为高校军训除了加强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外,更重要的就是以军训训练优良的组织纪律性,锤炼体能体质,培育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磨砺吃苦耐劳、勇敢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顽强作风以及坚强拼搏的毅力与恒心。而避暑军训则丧失了一次蓄养优秀品质的绝好机会,十分可惜。
从这个意义说,对于发育基本成熟、基本已经年满十八岁、具有独立见解的成年大学生们而言,如果硬是为了避免可能偶发的个案案例,楞是把中小学延期或者取消高温天军训的做法,生拉硬套移植到高校,机械泛化使用到大学生军训,则完全大可不必。应该清楚,大学生心智已经成熟,身体机能也是人生最好的时机,在许可范围内受点苦累,没有什么问题。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娇生惯养的人成不了民族复兴的大才。环视我们的周边国家,生命顽强精神的教育培养历来尤其受到重视。比如,在我们北边的战斗民族俄罗斯,家长会将婴儿泡在冬天冰水里,以此从小锻炼孩子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从小成就了“彪悍”的俄罗斯人品格。我们东边的日本人在进行孩子教育时,也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坚强意志和坚韧品质,家长和学校都要求孩子们穿着短裤、短裙,即使是结冰季节,也只是穿一条保暖裤。这与我们习惯于把孩子包裹得紧紧好、照顾得好好的形成了较强烈反差。
笔者所在高校对此有较深体会。建校以来学校都在大一新生入校时开展军训。因为开学时间一般都在9月中旬,天气炎热导致军训中,确实出现过每天差不多有数十例晕倒学生。最近几年,为避暑军训,学校延后安排到11月。客观上发生晕倒的学生少了,但老师们也明显感受到,学生纪律和服从意识、抗苦抗艰的坚韧顽强的精气神显著下降。因此,有关部门已着手考虑接受有关呼吁,恢复老传统,任凭九月高温,一入校就军训。
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是我们高校和老师立德树人之本。对于大学新生军训,学校和老师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告诉学生,军训可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品质在适当的艰苦条件中得到检验和锻炼和激发。所以笔者认为,高校军训切莫随中小学之大流,随意避暑、避累延期,而是应区别对待照常进行为好,让学生迎难而“上”而不是“退逃”。当然,学校和教官务必做好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训练量小到达、由弱到强,做到适中和循序渐进,同时务必充分防暑降温措施,做好医疗保障应急,确保学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