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明说】“二舅”故事温暖人心
(2022-07-28 09:21:38)“二舅”故事温暖人心
刘文明
7月25日晚,B站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在网上刷屏。UP主“衣戈猜想”通过质朴的画面、动人的解说,记录下“二舅”苦难而饱满的一生。仅一天,视频便登上了B站热门第一,播放量突破500万,实时在看人数保持在3万以上。通过连线采访,作者告知“二舅”故事里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7月27日《南方日报》)
实际上这两天,不光是在B站,还是在朋友圈和互联网,或是线下的各种交谈交流,大家都在充满敬意地谈论“二舅”的人生和这一则视频。与其他励志视频不同,大家都为“二舅”这艰难而豁达饱满的人生感动。面对多舛命运,“二舅”没有气馁,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站在自立自强的肩膀上,在原谅了别人之后,以坚韧的热忱,用佝偻的身躯,凭乐观的精神,撑起了家,撑起了人生,活出了价值尊严,活出了精气神,发出了可以温暖别人的热,活成了可以照亮别人的光,硬是把“一手本来的烂牌”打岀了精彩。
“二舅”故事的温暖,在于其坚强奋斗和善良底色。面对现实,“二舅”总是有自己的办法,他顺其自然顺势而为,身残志坚,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学精了各种手艺,练就了一手手的绝活,以此勇挑生活重担,谋生自己服务他人;他善待他人,对致他残疾的村医笑而原谅;他把爱和善给了生命里所有亲人:他给两个姐妹做了最牛的家具作嫁妆,让她们风光嫁人;他不管去哪都用车拉着姥姥,照顾起居,让姥姥幸福生活;他对养女宁宁疼爱有加,把全部积蓄拿出来供她在县城买房成家……
如果说赡养母亲,疼爱姊妹,抚育女儿,都是小爱和小善,那么,对于“二舅”这位身体状况特别的人来说,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有限空间内,用自己精湛手艺服务左邻右舍,为村民解决很多急难问题,就是“二舅”通透人生的最高境界。这位满身苦难的“二舅”,把被很多人需要、为很多人服务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这其实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最底层逻辑和精神追求。荧光虽微,足以致远。本身就是一个发光体的“二舅”,分明已经照亮到整个村庄,温暖到身边的每一个人。
“二舅”故事的温暖,还在于其淡泊名利。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二舅”视频火爆网络后,很多人开始打起了消费二舅的主意,想“引流”签他、找他直播带货、要求他PK。这是互联网时代流量经济的思维,也是很多网红的发家套路。但是,“二舅”和姥姥已被从小山村接走,“二舅”不希望别人知道他们住在哪儿,或者去打扰他的生活,希望对他们的关切起于线上,止于相忘。这是“二舅”及其家人淡薄名利、洋溢骨气和贵气的生动写照,也是“二舅”故事戳中人心最柔软处的又一条细针引线。
前段时间,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及同名电视剧热播大卖。小说中主人公与“二舅”一样,生于平凡,却可见幽微之光闪耀;长于苦难中,却足见良知与担当。一帆风顺或许只是一种美好祝愿,艰辛不易或许才是人生常态。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教育就是被感动。其实,让国人备受感动的“二舅”和《人世间》里的个体底层民众,其身上流淌的精气神,就是整个中华民族一直保存在血液里的优秀的品质:坚毅、坚韧、顽强、自强。不论有多么苦难,人生都要微笑、自强、英勇、快乐、高贵、充满希望地生活着、担当着。
注:本文刊登在2022年7月31日《番禺日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