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就见效
(2022-05-01 15:45:49)一抓就见效
刘文明
昨天(29号)晚上 23:59,当我看到当天师生健康上报情况较前天大有好转时,我立即把这个情况在全校防疫工作大群里以“【感谢各位】”为名,怀着骄傲之心情报告:领导一抓,立即见效。今日,各单位通过企业微信进行疫情防控健康上报的情况大为好转。谢谢各位大力支持!
通过“企业微信”上报健康情况,是我们专班在3月下旬推出的一个防疫台账具体措施。这项工作是我们的一个亮点,信息化程度高,信息集成程度高,自带记忆功能的填写也很方便。通过通报,可以及时监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跟进情况,可以即时掌握师生定位,可以知道每个人最近14天的行程情况,还可以精准掌握个人疫苗接种情况。只要大家通过系统认真填写这个健康申报表,全校防疫台账基本上完整了。
所以,对于这项工作,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常常过问,并自觉带头填报。实施之后,各单位的领导和防疫专员也抓紧督察督办,师生填写情况总体不错,准确及时填报率一度超过了90%。如果在外顶岗实习学生忽略不计,在校师生填报率达到了百分百。
不过,可能由于4月下旬,广州疫情稍微好转,大家思想有点松懈,导致填报情况出现了滑坡。根据数据显示,4月25日,未及时上报人员有3891位,占27.7%。
这个状况必须引起重视和警觉。所以,26日凌晨00:08,我在学校大群上发布学校疫情《每日一报》时,特别说了这么一句: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过企业微信上报健康状况有点糟糕。比如某学院有75位老师,未报竟然有31人,也就是说,超过4成教职工没有报。身教胜于言传,如果老师都没报,学生不报,我们便哑口无言。如此恶性循环,我们的工作就没法开展了。拜托各单位继续支持我们做好常态化防疫这项工作,谢谢啦!
这条信息发布后,并未引起很大反响。但是,学校领导们一定都看到了。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在周三(27日)学校一次会上,学校党委李铭辉副书记特别提到此事,并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防疫和健康上报工作。
4月28日是周四,那天,当我看到当天的未报人数达到4876人时,我简直惊到下巴,再也坐不住了,立即在群里大声疾呼:
【特别提醒】近段时间,通过企业微信上报健康状况特别差。有单位已经有超过一半教职工没有报。比如,还是某学院75位老师,38人未报。
校领导已经明确指示,要求我们加强督办填报情况较差的有关单位。请未能全部填报健康状况的单位,写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通过OA发给防疫专班杨立军老师。
疫情防控,绝对不可松懈麻痹大意。拜托各单位继续支持我们做好常态化防疫这项工作,谢谢各位!
我说这话,并不是拉着领导大旗发号施令,也绝没有狐假虎威是、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做派。因为是当天上午9点,分管防疫工作的绍中副校长看到头天的健康上报情况后,给我发来信息:文明,有4000多人没上报,都是在外顶岗实习的吗?顶岗实习应该没那么多。
我回复道:各单位企业微信上报,我们在抓紧催办。未上报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实习学生。
“是呀,这么久了数据还差那么远,要有针对性的督查督办。几秒钟的事,大家养成习惯。我自己就是定了闹钟的。”绍中副校长说。
借着绍中副校长的这句话,我就写了这条留言。这条留言,像一个小石子,扔进了安静的微信群湖面。很快引起了阵阵涟漪。
林书记首先发话:“请大家提高站位,积极配合专班的工作。”之后有点名了做得较差的那个学院的总支负责人:“你们学院师生填报率比较低噢!”
各单位领导纷纷表示,收到信息,会立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也说了一句,作为解释:“学生没有填报的,主要是毕业生。现在,我们在催毕业生就业。所以,催就业和催健康上报一叠加,毕业生就很‘嫌弃’辅导员老师。我们在设想考虑把毕业生和在校生分开统计。”
番职人的执行力杠杠的。各有关单位特别配合,很快就按照我们的要求,把未填的原因和措施发给我们。我就知道,只要大家重视,只要真抓起来,一定能落实得特别好,一定能见实效
果不其然,30日这天,未报人员由前天的5000人,一下子降到1300人……
我于29日23:59在大群里发的信息里,还有各部门填报情况汇总表。这个表格引起了二级学院领导们的关注。其中,某学院发来信息问我:“文明同志,假期打扰了,昨天下午两点左右我们学院教师已经全部填报完成了,但是学校的通报显示我们还有老师尚未填报,您看是什么情况?”为了确认,他还发给我他们学院完成填报的截图证明。
都是通过同一个系统汇总得出的数据,之所以不同,唯一的可能就是统计时间节点的不同:我们专班统计的时间早(大约下班时间的5点),人家自己部门可能统计的时间晚(晚上10点)。
理论上,只要是当天上报健康情况,哪怕晚一点,都应该没问题。而且,毕竟有些师生确实因为特殊情况,比如,就有毕业生因为顶岗实习工作性质,中午不能碰手机,只能晚上下班后才能报。然而,我们专班则希望早点把数据统计上来,以便晚上可及时汇总全校各种防疫情况,列入防疫工作《每日一报》。
为了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最大可能地反映二级单位师生当天填报地真实情况,让我们的统计准确严谨而不被基层诟病,同时又多了一层关注和审查机制,我们折中地决定,即日起:第一,由专班立军老师做一个共享腾讯文档,由各单位在每晚8点前自行汇总本单位填报具体情况(应填报人数、实填报人数、未填报人数),由立军进行数据核查;第二,对于到点后未报数据的部门,由立军按照系统数据查漏补缺。第三,我们的数据后,加注一个统计截至时间。
发现问题,迎难而上,我们不急不躁不怕不慌,发动大家共同及时妥善处理就好。我们也有信心,完全可以处理好这些事项。在历时差不多三年的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团队战斗力、严谨性在一场场战疫中得以历练和提升。即便这样,我们都还是极其赞同专班艳霜老师所言:“现在只希望那该死的疫情快快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