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番禺职院刘文明的博客
番禺职院刘文明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071
  • 关注人气: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祝福你如愿以偿

(2020-07-16 14:00:55)

祝福你如愿以偿

——以“四讲四有”送给公招考试前我的同事们

刘文明

辅导员公招考试的题目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战题。这类题目,大家都遇到过很多实战案例,都会有话说,都能答得出一二三。所以,从这一点看,我们辅导员岗位、学生处的老师有较为独特的经历优势。

但是,要想出类拔萃,得高分,也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那么,我觉得在回答这种面试题目的时候,要做到四讲四有。

第一,就是要讲行话、官话。具体就是指教育部的话,文件上的话,总书记的话。要用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教育部的文件话语体系,辅导员工作的能力标准,用上级对我们学生工作者、辅导员老师的定位和要求来说话。这样的话,说出来,评委的感觉就立马不一样。比如,我们辅导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时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比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比如,总书记说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比如,总书记说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嘱托;比如陈宝生部长在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工作要求;比如之前我们常说的“白天跑忙讲,晚上读写想”;这些都是行话。行话,其实就是我们作文当中的名言警句,评委一听,就知道这个人很专业,不给高分,几乎不可能。

第二条,要讲理性和感性。理性话就是教育理论上的那些东西,感性的话,就是带有人文关怀的这种话,就是有滋有味有情有义有温度的那些话。学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学生工作是科学,也是艺术。学生工作一定要充满温度。感性的话,比理性的话更打动人、激励人,鼓舞人。无论做学生工作还是回答面试问题,要做到情理交融,寓理于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种话,讲出来,谁都爱听,就能实现好的教育效果,得到评委的认可。

第三,要讲升华和反思。回答问题,分析案例,处理突发,向上要升华,向后要反思。不仅要就事论事,还要举一反三,见微知著,小题大做。就是对表面出现的案例进行总结提升,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和问题的本质。反思就是对反面的案例、有警示教育的问题,进行亡羊补牢,举一反三,进行借鉴,提高效果。

第四,要讲是与非。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回答辅导员面试题目,可能会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要决断,要理清。面对学生和有关问题,一定要头脑清醒,有底线和红线意识,要拨云见日,明辨是非。对于出现的错误的思想、不合理的现象,就是要立场坚定,定力十足,态度鲜明。不能回避,不能含糊,不能躲躲闪闪,不能绕弯子兜圈子,不能被学生带跑了,要旗帜鲜明,义正言辞。这个问题,没有步让。比如,防疫期间的校园封闭式管理,学生吐槽说不自由不方便。要明确地说,防疫是大局,个人的那点所谓自由要服从整个大局。当然,在语言上,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那么,关于四有,我想最重要的,在策略层面,应该是有自信。大家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有自信。自信首先比现在声音洪亮。回答问题,就是要让别人听到明白,在这个基础上,才讲究悦耳。如果你声音很小,像是窃窃私语,评委就不愿意去听了,随便给你一个分数了事。声音小,可能因为自己紧张。如果紧张,你就把自己的眼睛盯着后面的墙,平视前方,挺起自己的胸膛,喝口水,深呼吸,告诫自己要声音大一点。除了声音大一点,脸上还要有点微笑。给学生交流,做人的工作,说话都不敢说,或者都没有和颜悦色,评委可能就不喜欢。

第二,回答问题要有节奏。一是时间上的节奏。5分钟的题目,你的思考时间,我觉得不要超过2分钟,以两分钟为宜。一边进行发散性和聚焦性相结合的思考,一边尽量在草稿纸上写上关键词。除了时间的节奏,还要把握语速的节奏,讲话不要太快,慢则显得从容。常常遇到的情况是,一个选手讲完了,时间还剩1两分钟。如果自己觉得答得不满意,那就请你坚持继续答,不到铃声响起,尽管慢条斯理往下说。很多给分都是踩点得分的。踩上一点,就得几分,何乐不为。

第三,要有交流。千万不能考试过程,只是盯着自己手里写的那张草稿纸,不能双手撑在讲台上,不能一副冷冰冰的样子。适当的肢体语言可以适当有一些,跟评委可以偶尔有一些交流。有些评委是愿意于考生进行眼神交流的。你说到了评委的心坎里,评委脸上的眼神里的满意,会给你一个正向反馈。所以,你可能不知道,你一次有神的眼神交流,分数可能就多出一两分。声音要洪亮,笑容挂脸上,眼神要对碰。这个要记住。
   
    第四个,有思路套路。答题不要急,一般的套路是首先做一个问题研判,这是一个涉及什么类型的问题。比如,宿舍矛盾问题、心理问题、诚信教育问题。等等。之后,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思路对策,最后阐述对自己对工作的经验启示。这个套路,不展开说。大家可以上网去看看。

接下来,我就结合几个具体题目讲一讲。

第一个题目是疫情下,怎么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那么在疫情当中,我们看到了、经历了很多事,在我们自己学校,做了大量的防疫及相关工作,手头的案例信手拈来。 通过防疫工作,我们悟到了什么,希望给予学生怎样的引领,这是出这道题目的核心要义。我们要把防疫作为一堂大课,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要让学生通过疫情,涵养浓烈的家国情怀,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团队精神;要开展珍爱生命教育,国情和制度优势教育、纪律挺在前面规矩意识教育。最后落脚升华在教育大学生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爱自己,爱集体,爱周边的人,要由世界命运共同体观念,要发奋读书,为人民谋幸福。这就是对大学生的引领,就是在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你把这些都答到了,你肯定得到高分。

第二个题目,是让你去给大一学生讲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这是一道理论宣讲题。要讲好这门课,要在课前准备、课中方式方法,课后总结反馈下功夫。课前,去调查了解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布置一些小作业,自己则去找更合适的案例,做课件,请领导和同事提修改意见;课中,利用案例法、启发法、分享法等多种方式,用书本的、身边的案例,去深入浅出地去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同学们要去践行。这个讲课,我们辅导员老师要注意收集生活、工作中的身边案例,用故事的形式,传递正能量。比如,我们防疫中填报体温,防疫中的封闭管理,防疫中的担当中的案例,都是非常好的讲课素材,用了这些,就可以把道理讲活,讲得通俗,讲得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出这个题目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基本上都可以倒背如流。但是要做到位却非常不容易。所谓,知易行难 ,所以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这就是我们的价值引领所在。

第三个题目是突发事件处置。这个题目考验大家对政策的把握,对突发问题的临场发挥。处理这个问题,在程序上,要首先以人为本,尽可能详细了解有关情况,确保学生安全。其次,因为涉及安全问题,要把情况尽早跟直接领导报告,按照领导的指示,再去跟学生部门、保卫部门报告,寻求或听取意见建议。其三,跟家长沟通,如实报告情况。不回避问题,不添油加醋,不主观臆断。同时要安抚家长情绪,希望和家长一起想办法,也可建议家长报警。第四,要提醒其他有关知情学生,在没有定论前,不传播、不议论,以免造成恐慌。如果已经知道了,就要进行心理干预,开展团队辅导。第五,持续跟进,并及时报告最新情况。第六,通过此事,可以不点学校名、不点班级名、不点学生名的方式,向同学们通报情况,因时而化教育学生敬畏法治,遵纪守法。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让我越想越觉得敬畏,一是头顶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法律。出这个题目就是让我们每一个学生要把纪律挺在前面,要有法治精神,要遵纪守法,不违法不犯法。这样的话,这道题目的回答,也就完满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粗浅认识,未必准确,仅供各位参考。无论如何,对于各位,我愿意用我的祝福,陪伴各位度过考试煎熬时光,祝诸君如愿以偿,心想事成,中得金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