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班主任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中的一点见解

(2013-04-22 11:29:56)
标签:

文化

安全应急疏散演练

校园

浅谈“班主任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中的一点见解

者相镇初级中学教师  王之友

    偶发事件是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常见现象,那么,如何妥善处理好班级偶发事件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健康班集体的形成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直接意义。 

    偶发事件是指在教学中出现的、偶然性、突发性和爆炸性的意想不到的事件,由于学校是青少年积集的地方,不同年龄阶段的同学的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的不同,因此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可能发生偶发事件,让教师难以料及和预防的,当偶发事件一旦发生,教师如何去采取科学的行动有效的方法给予妥善处理,使事态的发展受到控制的。对此笔者认为班主任或教师在处理时应当遵循的方法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发生偶发事件的特点

    偶发事件是在学生中出现的意料之处事件。性质和范围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之间的矛盾较为普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较为对立、学生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学生和自己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学生和邻居朋友之间的矛盾等等;其中有发生在课和课的,也有发生在校内和校外的。那么偶发事件是如何产生的呢?它往往是由一些潜在或细微的原因所引,导致事件的突发性,常常发生在平时班里表现好的学生身上,或者已有了积极转变的后进生身上,突然在某些方面所犯下的错误。由于偶发事件来得突然,班主任教师往往在遇到时都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常常因为事件的偶然性、突发性和爆炸性使处理者显得措手不及

     偶然性事件一般发生在高年级学生身上,因为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也会愈来愈趋向封闭性,偶发事件的孕育和发生都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潜在性。因此,偶发事件的发生表现出了很大的偶然性。

    只要班主任细心地进行观察和了解,偶发性发生之前,都有一定的“先兆”和“前因”。但这种“先兆”和“前因”客观上也有一个升华发展的过程,随着事件的急剧变化,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改变,致使事件急骤从初步到到高潮,都具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因此,偶发事件的发生表现出了很大的突发性。

     从偶发事件涉及的范围和程度来看,事态的发展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性,特别是一些恶作剧、恶性事件在班级、学校、家庭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不小的。青少年时期正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性心理生理发展日趋成熟,自我意识和个性体系逐渐定型,青少年受升学、就业、择友、独立等各种生活压力的影响,可谓是多事之秋这个时期也是偶发事件频的阶段。

偶发事件的出现常常给班级工作的开展和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带来一些困难,班主任处理不当,会给班集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力和危害性,如师生、同学之间的情绪对立,影响班集体的凝聚力,造成班集体思想混乱,影响班集体正确舆论的形成及其健康的发展,从而损害了班集体的形象和声誉,降低了班主任对班集体成员的教育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时应该采取的方法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偶发事件的特点,探究偶发事件的规律,掌握处理偶发事件的几种基本方法。

1、班主任应采取调查研究、掌握偶发事件全过程。

    因为调查研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开端,偶发事件事出突然,其发生的过程往往不容易被人所清楚了解班主任要认真调查,弄清事件真相才有可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调查必须深入下去,从各方面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如搞好对当事者的询问和调查,对当事者交往过密的同学、朋友进行调查、研究。必要时进行家庭走访等。班主任在了解偶发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中,还必须深入了解与偶发事件联系的“潜在过程”偶发事件尽管是突发性的,但是其内在的矛盾和原因必须有一个潜在的发展过程,一是事前当事者的思想发展变化和未爆发前的矛盾发展等。因而对此必须追根溯源,弄清与事件有联系的过去情况,找到与事件有内在关联的当事者平时表现,尤其需要了解当事者思想变化的外在环境和条件,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才便于事件的妥善解决。

2、班主任要分析偶发事件的原因弄清存在问题的实质

    班主任既要分析引发事件的起因,同时也要弄清当事者导致偶发事件偶然性的一面,但在这背后客观上也有其必然性的因素。对此,班主任一定要深入到问题本质中去,不要被偶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也不要被某些局部的因素所左右,应该从事件的整体上、本质上剖析事件的因果联系弄清当事者的思想动机,只有这样才利于问题的解决。

    班主任在正确处理偶发事件的同时必须弄清偶发事件的性质。只有把握事件的性质,才能研究和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偶发事件进行妥善的处理。那么把握偶发事件的性质还必须坚持客观的态度,对整个事件的处理,班主任要做大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不打棍子,不扣帽子。

3、班主任要慎重处理偶发事件,做到以理服人。

班主任要做到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忌疏忽大意,要从教育的根本职责出发,以高度负责精神深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中去

总之,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时,班主任要做到避免热处理,坚持冷处理,目的是要对整个偶发事件进行降温、缓解矛盾、缓和情绪,不能粗暴地下抉论。要对当事者进行理性话的教育,让当事者明白什么是违规违法的使当事者能提高认识、分析是非、消除当事者之间的矛盾和隔阂。班主任在说明教育时要特别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于情于理、情理交融,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效果,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班主任要注意处理偶发事件中的问题

班主任在处理偶然事件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消除一些影响严重或干扰偶发事件处理的简单化方法和不负责任的态度。班主任切不可采取轻易表态、各打五十大板和不理不问态度。

偶发事件的发生常常存在着复杂的原因,班主任对偶发事件没有经过深入充分周密的调查取证和分析。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和明确问题性质、没有确定正确的策略就感情用事,急于表态往往会导致处理不当。因此,班主任的表态应持慎重态度,非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切忌当场表态,以免失误。班主任应积极地、正确地、稳妥地把整个偶发事件处理好。

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问题的性质和情节来区别对待,公平公正处理。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如其分、刹住歪风、弘扬正气,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分辨是非、辨别正误、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将有利班集体正确舆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偶发事件千形万状,最令人棘手多数偶发事件的发生,由于矛盾尖锐,造成的影响性和危害性一般不小。如果在偶发事件面前班主任听之任之、不理不问,不仅会使班内偶发事件相继发生,还会助长肇事者的不良习气,将促使偶发事件的恶性化循环。因此,笔者认为: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把难以处理的事件处理化险为夷,真正把教育方法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从而使将要发生的偶发事件消失在萌芽状态,达到偶发事件处理的理想效果。班主任一定要本着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社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对偶发事件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严肃、认真、以身作则地偶发事件进行处理,切实达到教育学生、解决学生问题,促进班集体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