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三大法宝
(2020-08-23 07:46:16)
标签:
体质养生育儿健康 |
生命有三个要素:精、气、神。养生有三大法宝:养精、养气、养神。而一个人精气神最旺盛、最和谐的时候就是婴儿时期。
所以养生就是要向婴儿学习,就是要“复归于婴儿”,就是要恢复到婴儿那样精气神充足的状态。
婴儿的第一大秘密是“终日号而不哑”。我们看婴儿整天用力哭号,但是他嗓子不哑。这又是为什么呢?传说世界歌王帕瓦罗蒂曾经突然担心自己嗓子越唱越高总有一天会哑掉。这时候,他旁边有一个婴儿开始哭,哭了好几个小时,婴儿的嗓子还不哑,后来帕瓦罗蒂就从婴儿怎么哭当中发明了他自己的帕氏发音法。所以直到去世,帕瓦罗蒂的嗓子也没有变哑。
那婴儿是怎么哭的?他发现婴儿哭的时候四肢都在动,身上的肚脐眼也在动,尤其是肚脐眼下方一点点,那个位置叫下丹田;还有胸口也在动,这个地方叫中丹田,就是膻中穴,道家叫中丹田;还有两眉之间,鼻根的上方,也就是上丹田,中医叫印堂穴,老百姓叫天眼、天目;再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婴儿头顶有点微微地动,那里是百会穴。不但这些地方在动,而且这几个地方动的频率都是一样的,非常和谐,所以老子说这是“和之至也”。
人逐渐长大,也逐渐离开婴儿状态,不太可能真正再像婴儿一样精气神和谐。但是我们有办法朝这个方向努力,具体地说,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榜样,比如陈抟老祖,他一睡下去可以睡几个月,别看他睡在那里好像是消极的举动,实际上是在练功、炼精气神,只是我们没有看到。
婴儿的第二大秘密是“骨弱筋柔而握固”。有句话叫一把老骨头,人老了骨头就硬了,但人在婴儿阶段骨头是柔弱的。老子发现,婴儿的筋骨是最柔弱的,但是婴儿握出一个拳头来,却是最坚固的,什么人都掰不开。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这是因为婴儿的肝气很旺,肾精很足。因为肝是主筋的,而肾是主骨的,所以虽然看上去柔弱,但是因为婴儿没有损耗精气,精气非常足,所以握出的拳头非常有劲。
婴儿的第三大秘密是“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朘”就是指男婴的小生殖器,“牝牡”就是男女。婴儿不知道男女的交合,可是他的“朘”却经常勃起。婴儿的小生殖器经常勃起,肯定不是性冲动,那是什么原因呢?老子观察得非常细微,他的回答是“精之至也”,这是肾精充足到极致的反应。
第四大秘密叫“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婴儿能做到毒虫猛兽都不来伤害他。比如说狼孩的故事,凶狠的狼看到婴儿的时候,也不会去伤害他,而是把他喂养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个人在婴儿阶段是最纯真、最天真的时候,他面对再怎么凶狠的猛兽、凶狠的鸟都不会去反抗,而会照样用善意的微笑来对待它们,所以毒虫、猛兽、攫鸟都不会来攻击他。这就是因为婴儿的天真——婴儿的第一大秘密,天真就是“精满气足神旺”的最好时期。
陈抟老祖留下了三十二字睡功秘诀:“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上卧,世无知音。”就是说睡觉的时候看上去要像龙一样盘曲环绕。俗话说:“学道不学道,学个狗睡觉。”就是说练睡功时,要侧着身体,好像狗一样曲着身子。像狗像龙是一样的。一只手屈臂枕头,另一只手直抚于脐眼(丹田),一只脚伸展,一只脚弯曲。这就是炼形。
睡功要求先睡心,后睡眼。也就是先要收心入静,然后才闭目入睡。首先要使心神不外驰,就是不能老想着外面的事情,要把心神收敛起来,这是炼神。呼吸要调匀、调细,气息自然、安定、平和,这是炼气。古人形气神、精气神之说互通,所以陈抟老祖的睡功最终达到的境界就是精、气、神和合凝聚,结成内丹,复归于婴儿——回归到婴儿那种精气神充足和谐的状态。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观婴儿知养生,观帝王知毁身。养生在于节用保精,节用就是省着用,如此就能演唱身体器官的使用年限,节用的同时就做到了保精,保精者,保存精力。养生不可勉力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