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乔布斯的离世,谈精英人士的养生秘籍

(2011-10-06 12:29:42)
标签:

乔布斯

精英人士养生

分类: 中医养生

                       从乔布斯的离世,谈精英人士的养生秘籍

                        

    苹果公司于10月6日的早间宣布: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已经去世,并在其官方网站登出讣告。全球科技界一代传奇人物就此陨落,享年56岁。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Paul Jobs),出生于1955年2月24日。1972年高中毕业后,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里德学院只念了一学期的书;1974年乔布斯在一家公司找到设计电脑游戏的工作。两年后,时年21岁的乔布斯和26岁的沃兹尼艾克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

   乔布斯被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同时人们也把他视作麦金塔计算机、ipad 、iPod、iTunes Store、iPhone等知名数字产品的缔造者。根据美国彭博社的估计,截至今年9月6日,乔布斯至少拥有价值67亿美元的实际资产。他持有的迪士尼公司7.4%的股份价值约44亿美元,持有的550万股苹果股份价值约21亿美元。

   乔布斯的离世,具有代表性,社会精英人士,如何养生长寿,为社会贡献更大的价值,将是中医养生专家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与医师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组成的中国企业家健康课题项目组,近日公布了《中国企业家健康状况报告》。报告指出,我国企业家群体颈椎退行性病变、肥胖、高血脂症、肠胃疾患高发,异常率分别为62.84%、55.19%、41.53%、40%,高于全国成人平均水平。中国有84%的企业家表示压力增加。在压力增加幅度排列序表中,中国企业家高居榜首(84%),然后是印度(79%)、俄罗斯(76%)、博茨瓦纳(70%)、新加坡(69%)、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南非(均为64%)。瑞典的企业家位居末端,只有27%的企业家认为压力增加。然后是爱尔兰(35%)、英国、荷兰和法国(均为37%)。
  中国企业大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企业历史较短,企业家的经营策略和管理能力等处于快速提高当中。因此他们承受的压力是其他社会群体所不能比拟的。而长时间处于高压力状态,极易引发抑郁、亚健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免疫系统紊乱、失眠、头痛、粉刺、皮症等。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的饮食起居、日常生活应该融入自然,与自然一体,和谐即健康,不和谐即患病。中医又讲究治未病,即所谓的上医治未病。

    下面,我想结合乔布斯的人生经历,谈谈精英养生秘籍。

 

发现胰腺癌,乔布斯事业高开,健康低走

  乔布斯的个人生活,至今依旧没有相关数据可考,只知道他是佛教徒,但乔布斯十分重视隐私。就算近年他出席公开场合时显得异常消廋,大众担心他癌症复发而令公司的股价下跌之际,他也没有对自己的健康发言,只在2008年9月的Let's Rock发布会中以一句字幕──那些关于我死亡的报道内容是太过夸张了(Reports of my death are greatly exaggerated)。

  2009年1月18日,乔布斯给每位员工发了一封信,声称自己的健康状况远比想象的糟糕,需要暂时离开公司治疗,并相约“夏天再见”。消息一出,苹果的股价当天便下跌将近10%。

  2009年4月,乔布斯在田纳西州孟菲斯的卫理公会大学医院移植研究所(Methodist University HospitalTransplant Institute)接受了肝脏移植。恢复状况良好,现已恢复上班。

  2009年6月30日,苹果称,在因病请假近六个月以后,乔布斯已重返工作岗位。2009年9月10日,乔布斯现身苹果2009秋季新品发布会。这是继就医治疗后,乔布斯第一次出席公司重大活动。

  2011年1月17日,56岁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通过邮件向公司员工传达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董事会已经批准了他的病假,首席运营官蒂姆·库克(Tim Cook)将暂时负责所有苹果的日常运营。这是自2009年1月以来,乔布斯第二次抱病离开岗位。

  2011年8月24日,苹果公司董事会宣布,乔布斯辞去首席执行官职位。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

    在《黄帝内经》的《灵枢·本神》中提到了"养生", "故智者知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里面提到的养生意思更为具体,更能让人有直接的感受和理解。《黄帝内经》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句话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养生的第一要务是防病,防因情绪方面导致的内伤疾病,防因饮食方面而导致的内伤疾病,防因外感而导致的外感疾病。

    "顺四时而适寒暑",这里的"顺四时"就是顺应春夏秋冬的各种变化;"适寒暑"就是说你要去适应自然界的寒热温凉,以及温差的变化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和喜怒而安居处","和喜怒"的重点在一个"和"字上,中国人比较注重"和"这个概念。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上的活字印刷,就用非常宏大和令人惊叹的表演将中国的"和"字展示在世人面前,成为了开幕式的一大亮点。按我们的理解,这句话强调的是首先你要做到心态平和,如果心态不平和,那么你吃什么都是没有用的。总之一句话,"养生首务在养心"。那么"安居处"又该怎么理解呢?意思就是你住什么房子,比如说我今天住在一栋高级的别墅里,明天我却住的是一间陋室,但是这些对我来说都无所谓,能够平心静气地面对任何居住环境。

    "节阴阳而调刚柔",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因为中国文化的本源是阴阳,实际上中医很多重要的理论都跟这个相关,或者说中医所具备的一种模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模型。这么看来,我们人体要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必须有一个阴阳的平衡。因此,《黄帝内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叫"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这指的是极端的两端往中间互补,也就是下沉的阴让它升上去,向外发散的阳要让它下降或收藏,使其平衡。回过头来看"节阴阳而调刚柔"这句话,实际上说的两个意思是,其一,通过求助于医生来达到一个身体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进行阴阳调节的过程;其二,是通过自身的一些努力,以此来达到身体阴阳平衡的过程。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就可以看出,实际上这三条就是养生的基本大法。

城里人生活比不过山里人

    当前养生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是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高,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另一方面来看,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把养生当作一种精神方面的追求。但是就当前养生的情形来说又是一种什么状况呢?

    曾经有这样一个病人,她母亲今年70多岁了,因为家里在安装空调的时候跟她父亲吵了起来,然后忽然间她母亲感觉四肢没有痛感了,而且嘴角也发生了抽搐。她问我看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治,或者用什么养生的方法给指导一下。我就对她说,这可不是养生的问题了,这是犯病了得去医院看。其实存在很多这样的情况,不少人把治病当成了是养生的问题。

    事业有成的人,经济生活水平非常好,而且还有这么好的条件能听不同的老师来讲关于养生的事情。但是,为什么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普遍没有生活在农村的或大山里的人寿命长呢?这也是很多人的一个疑问。因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与自然离得就远,全被一些世俗的事情所困扰。而生活在农村或山里的人,在欲望方面虽然做不到无欲无求,但是他们毕竟更贴近自然,人与自然相合,与自然相顺。他们处在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自然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寿命。

 

男人四十岁以后就得注意身体了

    女性生命是以七为单位,男性则是以八为单位。女性从三十五岁、男性从四十岁开始,身体状况就逐步下滑,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的旺衰有直接关系,因此道家气功就有"藏精葆元"的说法。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衰老基本上有三个原因,一是肾气衰,二是五脏衰,三是阴阳衰。

    首先,我们应该来了解我们人是什么。对于人的理解,《黄帝内经》认为是"人与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也就是说,我们人是自然界阴阳二气的产物。那么既然是以"人与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因此要遵循天地之间的规律,人肯定也要有生壮老死的,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从生到长到壮再到老而死去。一般而言,完成这么一个巡回我们叫做天年。有人对天年的解释是一百岁,也有人对天年的解释是一百二十岁。现在一些学者也研究说天年指的是一百五十岁。其实不管是指多少岁,也就是说若是一个人能够无疾而终,能够活到这么一个高寿,这就是天年了。

    从养生学的角度上讲,影响我们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肾气的衰老,另外一个是五脏之气的衰败,最后一个就是人体的阴阳失衡。我们如果要想长寿,要想活到一个天年,就必须想办法延缓肾气和五脏之气的衰败,并尽可能维持自身阴阳之气的平衡。

    在《黄帝内经》的《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边,对男性跟女性的"肾气"有非常清晰的一段描述:说我们人体的肾有一个自然的衰老规律。女性从七岁开始一直到七七四十九岁,而男性则是从八岁开始一直到八八六十四岁。当然这是一个一般的规律。《黄帝内经》上它是这样讲的,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也就是说女性到了七岁的时候,她的肾气开始生长发育,也开始换牙齿,头发开始生长的比较旺盛,用来象征旺盛的生机。"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二七就是一十四,也就是十四岁的时候。天癸指的是经血,也就是说女性的初潮开始了。在这个情况下"太冲脉盛"指的是女性的这种经脉开始旺盛起来,"阴阳和故能有子",即在这个时候如果要是结婚的话也就可以生孩子了。当然,现在社会我们不主张这样,我们提倡晚婚晚育。生育是有一个最佳的年龄段的。

    从这个方面讲一直到五七,就是到三十五岁开始,"五七阳明脉衰",我们人体还有一条经脉叫阳明脉,那么"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这个时候人体开始走下坡路了。

    肾气对于男性而言则是从八岁开始,"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那么这就不难理解了,也就是说男子从八岁开始发育旺盛,到十六岁就产生遗精现象,若此时结婚便可生育。男性一直到"五八肾气衰",即从四十岁开始走下坡路。

    从内经上面,我们把男子跟女子的这种生理功能与肾气有直接关联而发生的这种规律叫做"七所八欲",所以我们若能够懂得这个规律,也应该说就基本上掌握了人体肾气盛衰的这种自然规律。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有效地找到适合于来保养自己肾气而不过早衰老的方法。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的旺衰关系密切。可以说,一个人衰老的快慢,寿命的长短,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肾气的强弱。故道家气功就有"藏精葆元"的说法。

养生首要是保持心态平和

    伍子胥出韶关,能够一夜白头,《儒林外史》里面范进中举,也能够乐极生悲。由此可见,情绪对一个人健康的影响能够到何种程度。中医理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脾肺,相生相克。要养生,首先就要做到心态平衡。

    事实上,情绪变化对人体功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大家都知道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就是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楚王听信谗言,把伍子胥的父兄给杀了,还想杀伍子胥,以绝后患。伍子胥连夜跑出了楚国,跑到一个叫做韶关的地方。这个地方在两山对峙之间,前有大江横栏,形势险要,有重兵把守,后面还有追兵,过不去了。他当时的情绪,应该是又气又怒,五味杂陈。后来,他找了一个地方,藏起来了,保住了姓名性命,可是一夜之间,头发却白了。由此可见,情绪的变化对人体影响是多么大。

    为什么说养生首先要养心呢?也是这个道理。关于情绪对人体的影响,还有一些,比如"浩然正气"。很多人都知道苏武牧羊的故事。,北海那地方就是在现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一带,在那么恶劣的生活条件下,苏武坚持了19年。是什么力量支持他一直等到回到汉朝呢?孟子就称这种精神力量为浩然正气。所以,精神因素对人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也见过许多人被吓死的病例。有的人在检查身体的时候,被误诊为肺癌,晚期四级。因为说他有肺癌,而且现在是肺线癌,晚期四级。这人本来180多斤,逐渐就瘦了下来,瘦到110斤。后来,又做了检查,确诊是错了。这么恢复了一个多月,体重又上来了。这说明什么,就是不论遇到什么要使得自己的心态处于平缓。而这又靠谁呢?一定是靠你自己,我们管这个叫做叫己和,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心态是相和的。外,与朋友相和,与父母相和,与兄弟姐妹相和,与自己的伴侣来相和;内,自己的心和。这样才能够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

    还有另外一个故事,说是古时候有个老农,很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的儿子经过了多年的努力,终于考上状元做了大官,老农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可谁知这一高兴一笑不要紧,却一发不可收拾,怎么也停不下来了,儿子知道后非常着急慌忙去找太医求药治病,太医出了一个方子但不是药方而是一封信,信上了了几个字,让这个儿子给托人送回家了,老农打开一看发现信里内容是告诉他儿子在京城意外死了,老农这一看可不得了了,悲痛就不用形容了,大哭,大悲,结果病好了。等平静下来,儿子又回到家中告诉其真相,将老父亲接到了京城。

    由此可见,大悲大喜对身体影响都很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努力让自己的心态处于平缓状态。这要靠自己,就是己和。你自己与自己的心态相和,在外与朋友相和,在家与父母兄弟、伴侣相和,做到心和。这样,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