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糖精的发明故事

(2013-03-18 15:12:25)
标签:

糖精

法利德别尔格

文化

分类: 发明趣谈

你喜欢吃甜食吗?适量吃些甜食,有利于提高办事速度、准确性和记忆力。早在18世纪,世界各地喜欢吃甜食的人很多,而糖的产量却又有限,因此,许多国家出现了食糖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就有很多科学家呼吁,要研究糖的代用品,就这样,糖精应运而生了,只是它的发明来自一次偶然。

  俄国化学家法利德别尔格要过生日了,夫妇决定请几位朋友来共进晚餐,一起庆贺庆贺。法利德别尔格是俄国人。当时,他在美国巴尔的摩大学从事化学研究,虽然客居异国他乡,但是他的朋友还是挺多的。

  法利德别尔格是一位非常敬业的化学家,即使在生日当天也不肯休息,照样要去实验室做化学研究。

  “今天你可得早点回家,别让客人等。”妻子最了解丈夫,怕他和往常一样忘了按时回家。

  “请放心,下午5点钟一定赶回家!”法利德别尔格边说边匆匆走了。

  转眼已是下午6点了,夕阳西下,暮色降临。法利德别尔格早把当晚请客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他点起蜡烛,继续做他的实验。

  妻子在家里急得团团转。菜肴已准备好了,客人也一一应约而至,可就是不见男主人。客人们有点纳闷了:怎么搞得,该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吧!

http://www.kedo.gov.cn/photo/bjkpw/upload/Image/khsj/1_3459611250.jpg

糖精的化学分子式

  法利德别尔格也在实验室里忙得火热。实验正有了点眉目,他兴奋地抽出插在口袋里的铅笔,记下实验结果。正要往回插铅笔的时候,他一眼望见了墙上的挂钟。

  “糟糕!已经8点钟了,我怎么就忘了呢?”他猛地想起今晚有客人,马上洗了个手,披上外衣就直奔家去。

  宾主免不了一阵寒暄。随后,就要准备就餐了,妻子更加热情地张罗着。

  法利德别尔格在陪客人聊天,当谈到他眼下的研究时,他向客人们介绍起来。几个不同行的朋友听不懂其中的一个化学术语,法利德别尔格就顺手从上衣口袋中拿出随身带的铅笔,在报纸上写下“芳香族磺酸化合物”几个字,朋友们这下看明白了。

  “开饭吧!您来帮帮忙。”妻子催着丈夫。

  他赶紧起身帮着摆酒杯、餐具,接着又把菜一盘盘都端来。

  频频举杯,觥筹交错,席间谈笑风生,晚餐在欢快的气氛中开始了。

  “哟,好甜的香酥鸡块呀!”一位朋友感到有点奇怪。

  “夫人炸的牛排也是甜的!”稍过一会儿,另一位朋友也说。

  “你们俩胡说些什么呀,哪有什么甜味。”有人否定前者的话。

  宾主当时都没追究这来历不明的甜味,以免弄出不愉快的事情来,因此,晚餐始终是欢快的。

  “我没有放糖!”在客人走后,妻子抢先声明,以防丈夫责怪她。

  法利德别尔格相信妻子的话,开始从别处找原因。他双眼打量着客人用过的餐具,并把它们一一舔了一遍,然后,他把自己的双手也舔了一下,所有眼前值得怀疑的东西都舔过了。最后,他坐下来一动不动,思考着这些物品之间的联系,试图从中找出原因,但抓耳挠腮也没想出产生甜味的原因。就在手从脑袋上放下来之际,他无意中碰到了上衣口袋里插着的铅笔。他像触了电似地蹦了起来,猛地抽出铅笔放在嘴边一舔,发了疯似地大声嚷道:“问题出在铅笔上,出在铅笔上!”

  妻子吓得愣在一旁,对丈夫的一反常态有点莫名其妙。

  这是怎么回事?他发现并非每盘菜都有甜味,这几盘局部带甜味的菜刚才都是他端上来的。他想:这甜味肯定不是菜本身的,而是自己端菜时手上的甜味沾到盘子边上了,这样盘子边上的菜就会有点甜味。但我手上的甜味是哪儿来的呢?哦,他突然想起来了,吃饭前不是用铅笔写过字吗?

http://www.kedo.gov.cn/photo/bjkpw/upload/Image/khsj/1_345959748.jpg

糖精

  他转动着手中的铅笔:“没想到,是你帮我揭开了这种神秘的甜味来源之谜。”他敢肯定,铅笔上的甜味是在实验室里沾上的,用同样的“跟踪追击”法,是完全可以找到真正的“甜源”的。要不是妻子再三阻拦,他当晚就会去实验室探个究竟,也省得惦念一夜了。

  天亮了,法利德别尔格兴冲冲地进了实验室,他像警察宛然抓住了一桩悬案的重要线索一样,急不可待的四处搜索着。

  他手握铅笔,把室内四下里打量一番,把它接触过的东西全部当成重大的嫌疑犯,并一一进行严格“审查”,终于他发现甜味来自一种叫邻磺酰苯酰亚胺钠的化学物质。

  这个偶然的发现给法利德别尔格开辟了一条通向新发明的道路。从此,法利德别尔格集中全部精力,潜心研究这个甜的物质,并给它取名叫做“糖精”。经过无数次实验,他解决了从煤焦油中提取糖精的一系列复杂技术问题。由于糖精是从有毒的煤焦油中提取的,有人称之为毒品。但法利德别尔格大胆地宣布:糖精在味觉上能给人以甜感,对人体没有多大的营养价值,食用少量的糖精对人体并无毒害,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们的恐惧感。1886年,法利德别尔格从美国迁居德国,他着手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家糖精厂,开始大量生产糖精。随后,糖精传到欧洲各国。

  备注:糖精主要是糖精钠,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作为一种非热卡甜味剂,得到美国食物和药物管理局(FDA)的使用批准。

【来源:蝌蚪五线谱——科知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